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紀40年代以來,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衞生管理政策與措施,設立了專...

來源:國語幫 3.09W

問題詳情: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紀40年代以來,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衞生管理政策與措施,設立了專...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紀40年代以來,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衞生管理政策與措施,設立了專門的衞生行政機構,頒行了許多衞生行政法令,使租界的公共衞生環境大為改善。

清末新政期間,袁世凱於1902年設立天津衞生總局,拉開了*地方*施行衞生行政的帷幕。此後,清廷於1905年成立了巡*部*保司下的衞生科,“衞生”一詞第一次出現在**部門中。次年的官制改革,又將巡*部改為民政部,衞生科亦升格為衞生司。

*亥*後,**的衞生行政機構隸屬於內務部,設衞生司,總理全國衞生行政事宜。1913年*將內務部衞生司又降級為衞生科。1916年雖恢復了內務部衞生司建制,但學校、工業和*隊衞生卻分別由教育部、農業和商業部以及陸*和海*部管理。

1918年,為了應對綏遠、山西發生的鼠疫大流行,北洋*成立了臨時*的防疫委員會,併為解決各地防疫、檢疫名稱級別編制混亂,制定了省區防疫機關暫行編制。次年,在醫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呼籲下,*防疫處正式成立。該處生產的生物製品,到1934年共達48種,部分滿足了國內防疫的需求。

1928年,南京國民*將衞生管理部門從*政中脱離出來,設立了與*政司並立的衞生司。隨後,又將衞生司升格為衞生部。同年,還頒佈了《全國衞生行政系統大綱》,規定各省、市縣均要設立衞生處和衞生局,並在各大海港及邊境要地設立海陸檢疫所。到1947年,全國已有26省設立了衞生處,各省轄衞生機關共214個。

——摘編自朱英《*近代史十五講》等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推動近代*衞生行政機構發展的主要因素。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衞生行政機構的演變特徵,並説明其演變對近代*產生的影響。

【回答】

(1)因素:租界的示範引領(或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 *運動的推動;先進人士的呼籲;防治疫災的需要;*公共衞生意識的增強;立法建設的推進。

(2)特徵:由從屬臨時機構到*正式機構;由地方試行到*推廣;由機構設置混亂到形成系統的全國*衞生體系;*衞生機構的級別不斷提高。

影響:推動了*醫*防疫事業的發展,使醫療衞生步入現代化軌道;

有利於降低疫病發病率,使居民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

促進了醫療科研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醫學科研成就;

增強了*的社會管理職能,有利於民眾衞生意識的增強。

在推動民族覺醒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近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衞生行政機構的發展演變。

(1)依據材料,由“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衞生管理政策與措施”得出租界的示範引領;由“清末新政期間,袁世凱……拉開了*地方*施行衞生行政的帷幕”“*亥*後……設衞生司,總理全國衞生行政事宜”得出*運動的推動;由“在醫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呼籲下,*防疫處正式成立”得出先進人士的呼籲;由“為了應對綏遠、山西發生的鼠疫大流行”得出防治疫災的需要;由“將衞生司升格為衞生部”得出*公共衞生意識的增強;由“頒佈了《全國衞生行政系統大綱》”得出立法建設的推進。

(2)第一小問“特徵”,依據材料,由“成立了臨時*的防疫委員會”“將衞生管理部門從*政中脱離出來”得出由從屬臨時機構到*正式機構;由“拉開了*地方*施行衞生行政的帷幕”“成立了巡*部*保司下的衞生科,衞生一詞第一次出現在**部門中”得出由地方試行到*推廣;由“各地防疫、檢疫名稱級別編制混亂”“頒佈了《全國衞生行政系統大綱》,規定各省、市縣均要設立”得出由機構設置混亂到形成系統的全國*衞生體系;由“將衞生管理部門從*政中脱離出來,設立了與*政司並立的衞生司。隨後,又將衞生司升格為衞生部”得出*衞生機構的級別不斷提高。第二小問“影響”,依據材料,由“部分滿足了國內防疫的需求”得出有利於降低疫病發病率,使居民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由“在醫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呼籲下,*防疫處正式成立。該處生產的生物製品到1934年共達48種,部分滿足了國內防疫的需求。”得出促進了醫療科研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醫學科研成就;結合所學得出推動了*醫*防疫事業的發展,使醫療衞生步入現代化軌道,增強了*的社會管理職能,有利於民眾衞生意識的增強。

點睛:本題的*主要來源自材料中的信息,如“上海租界”“清末新政期間”“*亥*後”“臨時*”“拉開了*地方*施行衞生行政的帷幕”等關鍵詞語,聯繫所學運用準確的歷史術語總結原因、概括特徵即可。

知識點:防疫抗疫題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