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特立獨行潘光旦楊海亮潘光旦這個人,在*心眼裏,“是男子中理智、感情保持得最平衡的一個...

來源:國語幫 3.0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特立獨行潘光旦楊海亮潘光旦這個人,在*心眼裏,“是男子中理智、感情保持得最平衡的一個...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特立獨行潘光旦

楊海亮

潘光旦這個人,在*心眼裏,“是男子中理智、感情保持得最平衡的一個”;梁實秋也很欣賞他,説他“是一位傑出的人才,學貫中西,頭腦清晰,有*見解,國文根底好”;入室弟子費孝通對恩師更是歎服:“他的*格是俗言所謂牛皮筋,是屈不折,拉不斷,柔中之剛;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碩果。”他們的話,無論是點還是面,都令人信服。總的來説,潘光旦一生涉獵廣博,在社會思想史、民族歷史、教育思想等諸多領域都頗有造詣,是上個世紀*思想文化界一位光*照人的泰斗。

潘光旦*格活躍,喜好運動。早年在清華學校唸書時,迷上了跳高。一次跳高時,他縱身越過橫竿,由於右腳用力過猛,着地後挫傷了膝蓋。雖然極度疼痛,他卻全然沒有放在心上,結果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傷處感染了結核桿菌,不鋸掉右腿就會危及生命,最後只好截肢。潘光旦在家休養了整整一年,也挺過了人生最昏暗的日子。之後,他從未將自己和“殘廢”二字聯繫在一起。他勉勵自己説:“正常人能做的,我都能做。”

起初,潘光旦裝過假腿,但麻煩太多,就乾脆架拐代步。雖是獨腿,但潘光旦不自卑、不氣餒。相反,他堅持不懈地練習架拐走路,到後來行動敏捷,如常人一般。週末郊遊散步,幾乎從不缺席。此外,他還經常和朋友一起進行野外調查。在一張校友調查表的“愛好”欄裏,他填的是旅行。

潘光旦一度將自己的書房定名為“勝殘補闕齋”。顧名思義,“勝殘”就是要戰勝殘疾,“補闕”就是要彌補缺陷。好友聞一多特意為他篆刻了一方“勝殘補闕齋藏”的*,以示道義上的支持和才智上的讚許。事實*,潘光旦説到也做到了。

對於做學問,潘光旦自己總結説:“除了一部分天才外,只有四個字——‘抓住不放’,銖積寸累,自然會有豁然貫通的一日。”潘光旦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名家,除了天資出眾、勤奮過人之外,與他實事求是、獨樹一幟的治學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

新*成立後,國家民委把研究土家族是不是單一民族的任務交給在*民族學院任教的潘光旦。潘光旦通讀史籍,博覽方誌,深入研究,寫出了《湘西北的“土家”與古代的巴人》一文,初步確認土家族是一個單一的民族。為了檢驗結論,潘光旦找機會去了兩湖,在鳳凰、恩施等地實地調查。土家人居住的地區到處是崇山峻嶺,在崎嶇山路中跋涉,對一個身體健全的人來説都非常艱苦,潘光旦卻毫無怨言。他架着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拄着枴杖,歷時65天,走訪了18個縣市,行程1.4萬公里,作了幾十次個人訪談,廣泛收集各種資料。*有關部門根據潘光旦的報告,正式確認土家族是一個單一民族。

生活中的潘光旦具備“温、良、恭、儉、讓”等諸多傳統美德,但他不會畏首畏尾,不會明哲保身,不會趨利避害。該講的話他敢講,想做的事他就做,他的分寸感與世俗的分寸感並不是針針吻合。

在*最*的時代,潘光旦也嚴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他愛校如家,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劉鎮華寫信給潘光旦,想讓兩個兒子到清華旁聽。潘光旦婉拒:“承劉主席看得起,但清華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為它按規章制度辦事,如果把這點給破了,清華不是也不值錢了嗎?”14年後,潘光旦又接到同類託請。時任最高法院院長的沈鈞儒,轉託高教會對清華指令辦理其孫旁聽事宜,潘光旦認為這是“違例之舉”,“於法絕對不妥”,並細數種種“不利”。其實,當時潘光旦已經不負責清華教務,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維護清華的制度,並且説服當事人,也不顧慮因此開罪於人。

當朝權貴孔祥熙自稱為孔子第七十五代孫。這位炙手可熱的政客希望潘光旦能夠撰文幫他*,至於潤筆費,自然用“豐厚”二字形容也絕不為過。潘光旦的答覆卻是沒有留任何迴旋餘地:“山西沒有一家是孔仲尼的後人。”要想潘光旦在*範圍內公然撒謊,門兒都沒有。還有一例,更可佐*。1943年,潘光旦在新著《自由之路》中指責*的《*之命運》把真自由與假自由剛好弄顛倒了,希望再版時予以更正,這樣,“真假可以劃分得更清楚,黑白可以表現得更分明”。對*人物、“最高領導”大膽臧否,獨抒己見,文人節*,書生意氣,是那些犬儒沒法比的。

潘光旦的嘴上常叼一支竹根大煙鬥,鬥腹上的銘文是:“形似龍,氣如虹;德能容,智於通。”這十二字,是潘光旦的自勉,也是他為人的傳神寫照!

(選自《學習博覽》2013年第6期,有刪改)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雖是獨腿,但潘光旦不自卑、不氣餒;他堅持練習架拐走路,後來行動如常人般敏捷。他還經常在週末郊遊散步,並以旅行為自己的愛好。

B.好友聞一多特意為他篆刻了一方“勝殘補闕齋藏”的*,是想鼓勵他:戰勝殘疾,彌補缺陷。

C.潘光旦通讀史籍,博覽方誌,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寫出了《湘西北的“土家”與古代的巴人》一文,初步確認土家族是一個單一的民族。

D.在*最*的時代,潘光旦也嚴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從潘光旦嚴詞拒絕安徽省主席劉鎮華和當朝權貴孔祥熙就可以看出。

E.這篇傳記從多個角度列舉了多個事例來表現潘光旦的特立獨行的品質,有力地突出了主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題傳記開頭引用*心等三人對潘光旦的評價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9.潘光旦的特立獨行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用簡要的語言進行概括分析。

10.潘光旦的為人處世之道及治學態度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請就其中一個方面結合全文並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回答】

7.EA(E項3分,A項2分,D項1分。)

8.

①從側面表現傳主潘光旦的*格特點、傑出才能和成就;

②引用他人的評價,可以使文章對人物的 評述更加全面客觀、真實可信;

③自然引出作者對傳主的總體評價,二者結合,有助於讀者全面深入地瞭解傳主。

9.

①獨腿人生,身殘志堅;

②獨行其是,治學唯實;

③獨抒己見,直來直去。

10.參考*一:為人處世之道方面的啟示:做人要直面逆境,樂觀堅強,還要不畏強權,獨抒己見。①面對自己的單腿人生,潘光旦不自卑、不氣餒,堅持不懈地練習,到後來行動如常人一般,他身殘志堅,用單腿演繹了卓越人生;②面對強權*,他不卑不亢,堅持正義,堅守節*,絕不趨炎附勢,從而維護了學校和自身的尊嚴。聯繫現實略。

參考*二:治學態度方面的啟示:治學要注重積累,刻苦勤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①他認為在做學問方面,除了一部分天才外,只有四個字——“抓住不放”,銖積寸累,自然會有豁然貫通的一日;②在研究過程中,他勤奮刻苦,腳踏實地,不畏艱難,持之以恆,勝利完成了國家民委交給他的任務。聯繫現實略。

【解析】

試題分析:

7.B項,聞一多特意為潘光旦篆刻*是為了表示道義上的支持和才智上的讚許,而“戰勝殘疾,彌補缺陷”是潘光旦的自我勉勵。C項,“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應是在文章寫好之後。D項,“嚴詞拒絕”的説法不準確。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文章開頭引用他人的評價,可以從側面展現傳主的風采。可以使文章內容豐富,真實可信。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展現傳主,為作者的介紹做鋪墊。

考點: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9.潘光旦的特立獨行體現在他的身體和精神不同的方面。身體上,他因為運動不慎而不得不截肢,之後只能用架拐走路,可以説是“特立獨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上的獨特之處。“潘光旦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名家,除了天資出眾、勤奮過人之外,與他實事求是、獨樹一幟的治學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不會畏首畏尾,不會明哲保身,不會趨利避害。該講的話他敢講,想做的事 他就做,他的分寸感與世俗的分寸感並不是針針吻合。”

考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本題要求學生從為人處世之道及治學態度方面給我們的啟示。學生首先要在文中找到有關這些方面的論述,之後由傳主的精神品質引出啟示。如此,如“他從未將自己和‘殘廢’二字聯繫在一起。他勉勵自己説:“正常人能做的,我都能做。” 雖是獨腿,但潘光旦不自卑、 不氣餒。相反,他堅持不懈地練習架拐走路,到後來行動敏捷,如常人一般”“顧名思義,‘勝殘’就是要戰勝殘疾,‘補闕’就是要彌補缺陷”“對於做學問,潘光旦自己總結説:‘除了一部分天才外,只有四個字——‘抓住不放’,銖積寸累,自然會有豁然貫通的一日。’潘光旦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名家,除了天資出眾、勤奮過人之外,與他實事求是、獨樹一幟的治學態度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不會畏首畏尾,不會明哲保身,不會趨利避害。該講的話他敢講,想做的事 他就做,他的分寸感與世俗的分寸感並不是針針吻合”“在*最*的時代,潘光旦也嚴守自己的道德底線”這些內容都應該關注到。

考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