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課外詞的閲讀。(11分)閲讀下面詩歌,完成12—13題。(11分)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陸...

來源:國語幫 1.47W

問題詳情:

(三)課外詞的閲讀。(11分)閲讀下面詩歌,完成12—13題。(11分)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陸...

(三)課外詞的閲讀。(11分)

閲讀下面詩歌,完成12—13題。(11分)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池館,應待人來。

對這首詞分析不當的兩項是(5分)

 A.上闋一二句寫登高興亭時的耳之所聞,目之所見,寫出了戰火未熄的時代背景。

 B.上闋三四句借用戰國高漸離和荊軻的典故,“憑高酹酒”給人以惋惜悲哀之感。

 C.上闋五句切“高興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實悲,為後文的想象蓄勢。

 D.下闋用灞橋等借指古都長安,“應待人來”暗示舊山河迫切等待着宋*的收復。

 E.題目中,詩人登高遠望長安南山,一個“望”字把詩人愛國情懷和等待勝利在望的

   心情表達無疑。

賞析“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一句。(6分)

                                                                                 

【回答】

12.B 2分,C 3分。   B. “憑高酹酒”給人以豪邁開闊之感。C “悠”字似悲實喜。

13.“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二句,以擬人的手法,移情於景(2分),這南山的明月,道是無情卻有情,滿懷情意地讓漂浮的暮雲散去,皎潔月光把詩人遙望中的長安照得如同白晝一般,為國家命運而愁苦的詩人對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自然條件,詩人站在高興亭上,放眼遠望,把想象的*程瞄向長安,目標是如此集中清晰。(4分)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