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2.16W

經典語錄

正如佛陀所教導的,追問生命的意義並無教益。人必須讓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讓疑問隨水流逝。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經典語錄

沒有一種關係可以消除孤獨感。我們每個人都是 孤獨存在的。但是孤獨感可以被共享,愛能夠彌補孤獨感帶來的痛苦。布伯説:“偉大的關係可以突破孤獨的障礙,壓制它的嚴厲規則,在不同個體的自我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跨越對世界的恐懼深淵。

人渴望自主,卻又逃避自主必然產生的孤獨。

而自殺實際上也是在死亡中尋求那一絲掌控感。

自由”在這種含意上,帶有一種可怕的暗示:他意味着在我們所站立的地方並不堅實——什麼都沒有,是空的,無底深淵。

對死亡的恐懼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有大量的精力被用到了對死亡恐懼的防禦上,具體可以從三個層面來了解:

我們為什麼需要意義:1、人類掌握意義就可以帶來一種掌控感。但是如果我們總是記得這個目標是自己創造的,那它並不能有效地減輕不安感。相信意義本來就存在在那裏,而人只是“發現”了意義,這會讓人安慰的多。2、意義感一旦產生,價值觀也會隨之產生,反之價值感也會強化人的意義感。人類學對“價值觀”的定義:一種對於“想要什麼”的明確或者隱蔽的觀念,根據個人或者團體的特點而不同,會影響到如何選擇可選的模式、意義和最終的行為。意義和死亡:人類試圖通過“盤點”、關注或者遺留下一些和自身相關的東西超越死亡。人熱切地希望自己有價值,希望因為自己的出世、工作、痛苦、死亡而使地球有所不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