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臣之道造句子,“臣之道”造句

來源:國語幫 1.26W

6、「*傳統文化」孔子:為人之道。老子:處事之道。莊子:養*之道。孟子:君臣之道。荀子:學習之道。孫子:韜略之道。管子:教練之道。韓非子:統馭之道。鬼谷子:權謀之道。大學:修身之道。易經:天地之道。禪宗:死生之道。

9、可是自己身為二皇子的屬臣,只能勸諫,不能有任何的違逆,否則便失了為臣之道

12、古代做官的人,以官來推行君臣之道,不因名利而貪圖官爵。

15、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臣之道造句

2、哀榮終始,人臣之道無缺焉。

5、君臣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兩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

10、「*傳統文化」1、孔子:為人之道;2、老子:處事之道;3、莊子:養*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學習之道;6、孫子:韜略之道;7、管子:教練之道;8、韓非子:統馭之道;9、鬼谷子:權謀之道;10、大學:修身之道;11、易經:天地之道;12、禪宗:死生之道。

14、由答拜之禮可以引申到君臣之道,就是《燕義》所説的‘禮無不答,言上之不虛取於下也‘。

3、富貴壽考,哀榮終始,人臣之道無缺焉。

8、可是自己身為二皇子的屬臣,只能勸諫,不能有任何的違逆,否則便失了為臣之道

16、《胡氏春秋傳》結合當時時政列舉了具體的行仁之方和為臣之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7、同時提出了“君臣,朋友共擇也”的君臣之道和“貴貴其等尊賢”的用人之策。

1、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

13、由答拜之禮可以引申到君臣之道,就是《燕義》所説的‘禮無不答,言上之不虛取於下也‘。

4、富貴壽考,哀榮終始,人臣之道無缺焉。

11、將*代天子巡守一方,豈可將州事私相授受?此舉豈是人臣之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