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隨着電視劇《琅琊榜》的熱播,劇中出現的“琅琊山”、“...

來源:國語幫 1.69W

問題詳情:

13.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隨着電視劇《琅琊榜》的熱播,劇中出現的“琅琊山”、“...

13.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隨着電視劇《琅琊榜》的熱播,劇中出現的“琅琊山”、“琅琊*”等名稱也受到熱捧。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會峯*”改名為“琅琊*”引發網友熱議;此外,各地躍躍欲試地想和“琅琊”攀親戚,為爭“琅琊”地名而費盡心機:安徽拿出了歐陽修的詩句;山東人拿出了《水經注》中的記載;而《琅琊榜》的大梁國都就在金陵,*蘇也可能要過來爭一爭……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綜合材料內容,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回答】

別把*當文化

在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名著《堂吉訶德》裏,堂吉訶德是個正直的人,他有理想與*,無奈的是,他沉醉在騎士小説的幻想中,想把傳奇與現實生硬地嫁接,讀者看着是喜劇,對他來説卻是一個悲劇。

而現實中,這樣的事竟然還真的有。隨着電視劇《琅琊榜》的熱播,竟然有多地聲稱電視劇裏的“琅琊山”就在當地,並紛紛拿出了*據,有的還捷足先登,把原本已傳承多年的牌匾換下,換上了一塊“琅琊*”的牌子。下手最快的要數安徽滁州,在當地琅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會峯*”,已經改名為“琅琊*”。

爭搶一部架空歷史的電視劇裏的地名,雖然看起來莫名其妙,背後的利益卻很清晰:當地的旅遊業想借着熱播的電視劇搭一趟順風車。想想前幾年,花木蘭故里有人爭,花果山在哪兒有人搶,連西門慶故里大家也不放過。各地都想借着這些招牌,提升當地旅遊業的知名度,藉此拉動旅遊業的發展。

平心而論,“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思路也沒什麼錯,畢竟,旅遊總是要和文化連在一起才有看點,各地挖空心思地尋找文化寄託也是正常的思路。但像爭奪“琅琊山”一樣,爭奪各種故里、故居的所在地,有多少人真正感興趣?當地旅遊業真的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恐怕這些都不太樂觀。

其實文化部與國家文物局曾聯合下文,要求不宣傳有爭議、未認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虛構人物故里,嚴禁利用反面或負面人物形象舉辦主題文化活動等。但是,有些地方像是景觀池裏的游魚,一有餌食便蜂擁而上,想的不是在旅遊服務、景點開發上動腦筋,而是打破腦袋去搶一個“*”,讓景點都透着一股濃濃的山寨氣息。長此以往,*的旅遊產業又將呈現怎樣的面貌?

文化和*還是有區別的。文化大多需經久沉澱,*則稍顯浮光掠影,我們還是應當多做文化的文章,別把*和文化弄混了,否則就真的變成當代的堂吉訶德了。其實提升旅遊產業有很多辦法,傍上熱播電視劇恐怕未必是最好的一項,還是應該換個思路試試。

【解析】

試題分析:這樣的事件材料,首先確定自己是贊同還是反對,然後考慮為什麼贊同或者為什麼反對。1.贊同,可以借勢而為。2.不贊同。要挖掘本地的文化特*,發揮本地文化優勢。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易錯*示】此次作文難度不大,但容易犯如下錯誤。一、立意浮於淺表,缺少深刻認識。考生不全面把握材料,如寫作議論文,會直接將作文題目中的一個方面作為自己文章的分論點,其他方面就忽略。這樣的文章缺少對話題的獨特思考,必然缺少內在的遞進與層次。二、論據選擇大眾化,缺少私人化素材。本次寫作,學生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可能會更多的傾向於新聞熱點人物、體育明星或者歷史熟人,或者一些常規的名言,背誦痕跡遠遠大於閲讀痕跡。就議論文寫作整體而言,可能會缺少屬於私人化的生活素材和閲讀素材。三、記敍低幼牽強,缺少獨特的生活體驗。所選擇的素材多是“現身説法”,以自己求學、中高考的事例來表現,簡單圖解命題者的用意。像如此寫作,就會抽空了自己的情感與體驗,很難激發讀者的共鳴與認同。讀這樣的文章,讓人有種”塑料人生”的感覺。四、記敍文標籤化,議論文概念化。記敍文的標籤表現在:開頭與結尾用議論*的文字議論一下,稍微提及觀點;中間寫一件事,內容與中心概念與核心意藴關聯度不大。議論文的標籤體現在:一是圍繞材料寓意打轉或者糾纏不清,缺少論點與論據中間的分析與銜接;三是通篇説理,圍繞概念和所謂的道理進行“自顧自”地議論,缺少必要的佐*材料,如此説理,蒼白無力。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