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棵樹鞠躬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説突然,是因為我在這條小巷的盡頭住了十年,天天從它跟前走過,竟沒有注意到...

來源:國語幫 3.1W

問題詳情:

向一棵樹鞠躬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説突然,是因為我在這條小巷的盡頭住了十年,天天從它跟前走過,竟沒有注意到...

向一棵樹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説突然,是因為我在這條小巷的盡頭住了十年,天天從它跟前走過,竟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無意識地朝路邊的磚垛上掃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這棵樹。

②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

③它長在一堆碼起來的磚垛上。周圍是林林總總的大樹小樹。磚垛有兩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裏堆了多少年,表層的磚被一層青苔覆蓋着。磚們不規則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訓練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裏,勉強保持着一種隊形。

④它其實只有一米來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偉岸的姿態,卻展示了固執頑強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磚垛上作俯視狀,鳥瞰着這個喧鬧的世界。它小心地經營着自己。它當然喜歡玉樹臨風般的軀體,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運卻把它交付給一堆磚。當初,它選擇了磚垛前面的那一片陽光地帶,準備唱着歌兒向老榆樹告別。可是就在瞬間,一陣微微的風,把它飄到磚垛上,它的命運因此而改變。它知道:躲避現實只能毀滅自己,安於命運,順勢而長,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壓抑着蓬勃向上的內驅力,讓飽滿的*化作一段樸實——它長成了灌木叢。

⑤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過不盡的苦痛。雷電轟擊過它,狂風摧殘過它,風雪侵蝕過它。最難耐的還是乾旱和貧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着。腳下那座高原似的磚垛,卻貧瘠得難以供應它起碼的養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讓主幹變粗變矮,讓枝葉變小變少,儘量節衣縮食,減少消耗。儘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運使得它青筋突暴,渾身疤痂,身體佝僂,它沒有屈服。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我久久地站在那裏,為一棵榆樹而感動。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來,發現那磚垛已經不見了。一個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樹旁。老人告訴我,這垛磚堆了*年。當初準備蓋房子用,兒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婦改嫁,他領着孫子孫女度日,房子就耽擱了。現在孫子孫女已長大*,會掙錢了,*又補貼了一部分錢,房子終於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靜的敍述中,絲毫不見其悲涼,彷彿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裏。*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艱*度過的。老人走了,他邊走邊自言自語道:“你看這棵樹,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年,真要活成精了!”驀地,我彷彿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鬆鬆的枝葉,是老人稀疏的亂髮;褶褶皺皺的幹,是老人飽經風霜的臉;還有那地下柔柔細細的根,是老人冉冉飄飛的鬍鬚。

⑧望着老人步履艱*地走了,走在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上。於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着一個永恆的雕塑。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默默地佇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樹深深地鞠了一躬。

1.閲讀第④段,請説出這棵榆樹是如何“小心地經營着自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説:“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這棵樹的“不同尋常”表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

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於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着一個永恆的雕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寫榆樹,卻為什麼要花較多筆墨去寫“老人”?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它安於命運,順勢而長。(或:它只能壓抑着蓬勃向上的內驅力,讓飽滿的*化作一段樸實——它長成了灌木叢。)

生長環境極其惡劣;外形矮小、枝杈稀稀疏疏;忍受苦痛,頑強生長。

①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榆樹成長中缺少雨露的滋養,表現了它忍受着乾旱和貧瘠的苦痛。

②將老人遠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恆的雕塑”,讚美了那種不畏艱*、堅強生活的精神品質。

引出這棵樹的生長年齡,突出其頑強的生命力;由寫樹到寫人,豐富了文章的內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