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春秋時期的鐵鋤(1953年於湖南長沙子*庫出土)管仲對(齊桓公)曰:“……美...

來源:國語幫 2.7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春秋時期的鐵鋤(1953年於湖南長沙子*庫出土)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春秋時期的鐵鋤(1953年於湖南長沙子*庫出土)管仲對(齊桓公)曰:“……美...

管仲對(齊桓公)曰:“……美金(銅)以鑄劍戟,試諸*馬;惡金(鐵)以鑄.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春秋時期的鐵鋤(1953年於湖南長沙子*庫出土)管仲對(齊桓公)曰:“……美... 第2張、夷、斤、斸,試諸壤土。”

——《國語·齊語》

在我國,鐵器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當時的鐵是自然隕鐵,而不是人工冶鐵。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出現在兩千五百年前後,也就是春秋戰國之際,鐵器已經有了斧、錛、鑿各種*具,*社會進入鐵器時代。

——*社會科學院白雲翔

材料2:春秋戰國時期,鐵製農具開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術也隨之出現,並首先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實行起來……秦漢以來,隨着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鏵是全鐵外,還創造了犁壁,從而更有利於深耕和碎土……唐帝國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貢獻,這就是曲轅犁(又稱*東犁)的出現。它*作起來較為靈活方便,因而特別適用於土質粘重、田塊較小的*南水田中使用,這對*南地區農耕經濟的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陳文華《農具發展史》

材料3:明清時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過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時期先進生產力的*東犁,到明清時已被鐵搭(注:狀如釘耙,用於刨土)所取代。這倒不是因為鐵搭有如何的先進*,根本原因在於鐵搭用人,而*東犁用牛。《天工開物·乃粒·稻工》記載:“吳郡力田者,以鋤代耜,不藉牛力。會計牛值與水草之資,竊盜死病之變,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區農業史》

(1)材料1中三則材料是圍繞什麼主題選取的?能*這一主題的最有價值的材料是哪一個?你的理由是什麼?(6分)

(2)據材料2,概括春秋戰國至唐朝時期耕作技術發展的特點。其影響如何? (8分)

(3)據材料3和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南耕作技術發生了什麼變化?其原因有哪些?(6分)

【回答】

解析:第(1)問考查的是對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理解,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概括。第(2)問考查的是對春秋戰國至唐朝時期耕作技術發展的特點及影響的理解。第(3)問考查的是對明清時期*南耕作技術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的理解。

*:(1)主題: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最有價值的材料:長沙出土的鐵鋤。理由:第一手材料(或實物史料)。

(2)特點:耕作技術不斷革新,由北方逐步向*南推廣。影響:促進精耕細作生產模式的產生,推動經濟重心南移,促進農耕文明的繁榮。

(3)變化:牛耕大量退出,*東犁被鐵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長快,人地矛盾突出(勞動力過剩),養牛成本較高。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