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南歌子·遊賞蘇軾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來源:國語幫 9.21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南歌子·遊賞蘇軾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南歌子·遊賞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注:①菰黍、昌歜,席間食品。②瓊彝、玉舟,酒壺、酒杯。

22.簡要賞析“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這句詩。(4分)

23.全詞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回答】

【*】

22.運用了比喻(或想象),寫歌女眉頭黛墨凝聚,如遠處青翠的山巒;醉眼流轉,如湖中迷人的水波。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湖光山*的自然之美和歡歌宴飲的遊賞之樂。(4分。手法2分,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

23.全詞通過描寫詞人盡情聽歌,開懷痛飲,不知疲倦,至晚不歸,(2分)表達了詞人的遊興之濃、遊賞之樂。(2分)(4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

22.

試題分析:此類題可從表現手法及作用的角度作答,回答作用時,可結合着表現手法的一般*作用+形容對象的特點即可。如詞人分別以“山”“波”來形容歌女的眉與醉眼,很明顯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自然之美形象的表達出來。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3.

試題分析:可抓住詞句中的一些關鍵詞句來體會詞人情感。首句描寫美麗的自然之景,烘托了詞人愉悦的心情;“昌歜”“玉舟”“水調唱歌頭”展現出一幅美酒歡歌的畫面;“晚雲留”體現了詞人遊興正濃,至晚不歸的興致。故答題時,綜合起來概括即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