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上...

來源:國語幫 1.26W

問題詳情:

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上...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者。尚書省但主書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語類》

材料二  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

——摘自《舊唐書》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於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裏”,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裏。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事,則譴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

材料四  據史料記載,從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內平均每天批閲奏章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無輔臣”。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見?(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狀況?(1分)為此,北宋統治者是從哪些方面加以解決的?(3分)

(3)材料三中元朝設置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為什麼實行行省制?(2分)

(4)材料四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達皇宮的原因是什麼?(2分)明太祖採取了什麼解決措施?(2分)

                           

【回答】

(1)包括了皇帝、中書省和門下省官員的意見(3分)

(2)狀況: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1分)解決: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或權、錢、兵)(3分)

(3)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機構之一,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

元朝設置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2分)

原因:元朝疆域遼闊,行省制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或加強對地方的控制)(2分)

(4)朱元璋廢丞相職位,使六部直接隸屬於皇帝,導致叢雜的政務集於皇帝一身的弊端。(2分)明太祖設置殿*大學士。(2分)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