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詩歌,回答6-7題。再別康橋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那河畔...

來源:國語幫 2.6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詩歌,回答6-7題。再別康橋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那河畔...

閲讀下面的詩歌,回答6-7題。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


6.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開頭一節點明“再別”,連用三個“輕輕的”形成輕柔而優美的旋律,把讀者帶入一種欣喜乃至禮讚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節,詩人用“金柳”“豔影”“青荇”“榆蔭下的一潭”“*虹似的夢”等一系列**鮮明的意象描繪康河的美景,抒發眷戀之情。


C. 第五、六兩節,詩人的情緒先是由舒緩轉向激昂,想“在星輝斑斕裏放歌”;但接着跌落回離別的現實,兩個“沉默”表達了詩人無盡的惆悵。


D. 最末一節,以兩個“悄悄”緊承上一節的“悄悄”和“沉默”,而且與首節遙相呼應,但詩人的情緒已由淡淡的憂鬱變得更加惆悵與傷感了。


7.對這首詩藝術特*的解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本詩向讀者展現了康橋的秀麗風光。在形式上四行一節,錯落排列,字數相近,迴環呼應,體現詩歌的建築美,體現新月派的詩歌主張。


B.詩歌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優美的節奏契合着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着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


C.詩中比喻用得頗為精到,如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潤可人。


D.詩人通過動作*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以動襯靜,表現畫面的靜態美。

【回答】

6.A “欣喜和禮讚”錯誤,開頭體現的是一種離別傷懷的情境。


7.D 不是以動襯靜,而是通過這些動詞表現景物的動態美,賦予景物以生命。

知識點: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