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秋天的懷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為記敍文。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來源:國語幫 2.39W

問題詳情:

20.以“秋天的懷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為記敍文。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20.以“秋天的懷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為記敍文。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秋天的懷想

當春的燦爛褪去,當夏的熱情耗盡,沉靜的秋便來了。

天真的是一天比一天涼了。早上6點多起來,走在向學校去的路上,老天依稀有一些昏暗,已經清晰地感覺到,天氣已經有絲絲涼意,它在輕輕噬咬着自己的肌膚。前幾天總有臨界感冒的感覺,還好,感冒總算沒有戰勝我,在苦苦的煎熬中,我擊退了它。

走在校園裏,地上落滿了略帶枯黃的葉子,在微風掠過的時候,打着旋,發出“噝噝”的聲音;樹上的葉子也“嘩嘩”地應和着。抬眼看去,依然燦爛的陽光,總有幾絲微涼,讓人感到不十分自在,陽光很刺眼,但總還是感覺太陽冷冷的,已經沒有它夏季的熱情。

郁達夫很喜歡*的秋天,因為秋意濃、秋味重、秋味純,相對來説,時間也較長。正如有人喝酒喜歡67度的二鍋頭、或73度的酒頭一樣,要的就是那個夠味。我的心裏渴望秋天,渴望那個夠味的秋天。喜歡它的沉靜、蕭瑟、寂靜;浮躁的世俗需要冷靜;躁動的心需要平撫;四季需要輪迴。

最喜歡在絲絲細雨下,縷縷微微的涼風中行走。微涼的感覺,沉寂的環境,如蝴蝶般仍趴在枝頭的黃葉,路旁還在挽留綠*的小草,微縮脖子的行人,低沉的天空。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踩在枯葉上的那種似有似無的聲音、朦朧的觸覺,讓人感到非常的愜意。偶爾,有南歸的雁陣,發出的有一些淒冷的聲音,也是自然界不可多得的世間最美妙的音樂。

最愜意的是在秋天的月光下散步。高藍的天空,寂寥的環境,清冷的月光,遠近在清冷的感覺中,都變得朦朧。最好是一個人,在參差的小樹林中。月光更加朦朧,四周更加寂靜,地上橫斜着樹的影子,似有似無,給人寂靜、悽清,也是不錯的感覺。

歐陽修在《秋聲賦》中寫到:其*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似乎寫得太肅殺、太傷感了,或許是仕途坎坷、失意潦倒時,心情糟糕的原因。

秋是夏的延伸,是對夏的總結,也是對夏的反叛。葉落了,水枯了,天高了,它特有的寂寥來了。所以,秋也給人們這樣的啟示,風光、燦爛之後,一定是跌落、失落。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是命題作文。首先應該審題,“秋天的懷想”,應該抓住“秋天”的特徵,“懷想”可以結合秋天的特點的思考。秋天的特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如秋天是美麗的,收穫的,成熟的等。但是古人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可能是寂寥的,愁苦等。結合不同的感想分析。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命題作文的題目。 本作文“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生活”。具體到本題而言,內容上貼近時代生活,考生沒有陌生感,熟悉並且有親身體驗,材料內容和考生的生活沒有隔閡感,在閲讀上也不存在障礙。“懷想”的內容應該結合秋天的特點,不是隨意構思的。本題還要注意記敍文的要求,為了讓記敍生動,在寫記敍文的時候,還需要輔之以描寫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敍過程流露感**,還需要輔之以抒情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敍的人和事有意義,還需要輔之以議論表達方式。在記敍的過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説明,還需要輔之以説明這一表達方式。綜合表達方式的靈活運用,可以使記敍文變得更有表現力,更具感染力。在行文時要注意。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能夠自圓其説即可。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結構的清晰,觀點的明確,沒有牽強的痕跡。

知識點:命題作文

題型: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