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閲讀】(*)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來源:國語幫 7.3K

問題詳情:

【古文閲讀】(*)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古文閲讀】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宋·周敦頤《愛蓮説》)

(乙)任君治園於荊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間作一小樓,暇則與客吟嘯其中。而間謂餘曰:“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①滿園,亦足適也,因自謂竹溪主人。”

餘以謂君豈真不能與有力者爭,而漫然②取諸其土之所有者,無乃獨有所深好於竹,而不欲以告人歟?昔人論竹,以為絕無聲*臭味③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豔綽約不如花,孑孑然④有似乎偃蹇⑤孤特2之士,不可以諧於俗。是以自古以來,知好竹者絕少。

【註釋】①蓊然:草木茂盛的樣子。②漫然:隨便的樣子。③臭(xiù)味:氣味。④孑孑然:孤單的樣子。⑤偃蹇:高傲的樣子。

(節選自明·唐順之《竹溪記》)

1.解釋下列加點詞

(1)亭亭淨植                      (2)陶後鮮有聞              

(3)遍植以竹                      (4)暇則與客吟嘯其中        

2.翻譯下列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是以自古以來,知好竹者絕少

                                                              

3.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句是(    )

A.水陸草木之花                B.任君治園於荊溪之上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

4.(*)文中作者借愛蓮表達             的處世態度;(乙)文任君借愛竹表達               的處世態度。二者皆運用               的表現手法,含蓄的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回答】

1.聳立的樣子;很少;種植;空閒

2.(1)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

(2)因此自古以來,知道珍愛竹子的人極少

3. C

4.潔身自好(不慕榮利、剛直不阿、不流於世俗);鄙視世俗(高潔傲岸、持守節*);託物言志(象徵)。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