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1日至12日,*空氣質量均為優良...

來源:國語幫 1.18W

問題詳情: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1日至12日,*空氣質量均為優良...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1日至12日,*空氣質量均為優良級別。2014年11月7日至2014年11月12日正值APEC會期,網絡熱議,將這樣的藍天稱為“APEC藍”。在2014年*APEC會議期間,京津冀實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業停工等措施,來保*空氣質量達到良好水平。如*市*先後制定了《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和“停車”、“停限產”、“停工”等10個分方案,部分市民也迎來6天的“小長假”。在這些嚴厲治霾的措施下,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道路暢通了,久違的湛藍天空出現了.那麼,“APEC藍”可以常態化嗎? 專家指出,這些只是權宜之計,要解決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引發的氣候變化給我國自然和經濟社會帶來的重要影響,留住APEC藍,需要我們創新環保理念,重歸“天人合一”的觀念,追求人與自然*共生;學習西方先進的環保科技,加快構建強大的科技支撐體系,這是破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難選擇的根本出路。

材料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於2015年1月1日實施,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從多個角度體現出前所未有的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法律條款從47條增加到70條,霧霾治理入法、首次設計“按日計罰”制度、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擴大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大修後的環保法,直指違法成本低、環保意識弱等環境治理頑疾。環境保護已成為社會利益衝突的重要觸發點,*需要在保護環境和經濟增長、居民就業與環境質量等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點,更好地落實*和排污單位的責任,對於公眾來説,每一個人都在社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他們既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製造者。因此,建設生態文明,也需要每個公民心中樹立綠*出行、節能節水等理念,珍惜環境資源,規範自身行為,保護環境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關知識,分析應該如何創新環保理念,留住APEC藍?

(2)結合材料二從辯*唯物論的角度分析,我國為什麼把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3)結合材料二,並運用唯物辯*法知識,就解決我國發展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回答】

(1)①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創新環保理念要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實踐進行環保文化創新。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是文化創新的一個具體途徑。創新環保理念要繼承傳統文化的優秀成份。③面向世界,博採眾長是文化創新的另一具體途徑。創新環保理念要充分吸收外國的先進的有效成果。④創新環保理念進行文化創新,既要反對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也要反對拒絕接受一切外來文化的“封閉主義”。(1分)

(2)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可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③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要求人們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建設生態文明,是尊重自然客觀規律,順應經濟發展規律之舉。 

④自然界是客觀的,要求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相處。建設生態文明,有利於保護自然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3)①要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在保護環境和經濟增長、居民就業與環境質量等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點。注重量的積累,保護環境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最多4分)

【解析】第(1)問是措施類試題,可以從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和基本途徑、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封閉主義”的角度,提出創新環保理念,留住APEC藍的具體措施;第(2)問是原因類試題,注意限定的知識是唯物論,把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與現實面臨的環境問題有關,可以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反作用、尊重自然規律的角度來分析這樣做的原因;第(2)問是建議類試題,注意限定的知識是辯*法。只要是圍繞環境保護問題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都可。

知識點: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唯物辯*法的聯繫觀

題型:綜合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