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段,完成後面題(每小題3分,共12分)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來源:國語幫 2.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後面題(每小題3分,共12分)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後面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3.下列各項加點詞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秦伯説,與鄭人盟

A.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B.晉*函陵,秦*氾南

C.燭之武退秦師

D.夜縋而出,見秦伯

14.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焉用亡鄭以陪鄰/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B.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

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夫晉,何厭之有?/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15.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損害

B.夫晉,何厭之有         厭:嫌棄

C.朝濟而夕設版焉         版:版圖

D.又欲肆其西封           封:封邑,封地

16.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其愛國精神可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之間鬥爭的複雜*。

B.在整個勸説過程中,燭之武隻字未提為鄭國乞求的話,處處為秦國着想,讓秦穆公充分認識到存鄭對秦有益無害。

C.在分析亡鄭、存鄭的利弊過程中,燭之武自始至終將秦、晉兩國加以對照,在對比中讓秦伯看透了晉國的真正目的。

D.燭之武能退秦師成功,除了其智慧和外交才能外,秦、晉之間有矛盾也是一個客觀原因。

【回答】

【*】

13.B

14.D

15.A

16.C

【解析】

13.

試題分析:在文言文閲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例句:盟,名詞用作動詞;B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A動詞的使用用法;C動詞的使動用法;D名詞作狀語。所以選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此類文言虛詞題,一般要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一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D“焉”,均為沒有。A“於”,前者為“怎麼”,後者為“哪裏”;B“若”,前者為“對”,後者為“與,跟”;C“之”,前者為“如果,假如”,後者為“似,像”。所以選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在文言文閲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B厭:滿足;C版:築土牆用的夾板;D封:疆界。所以選A。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自始至終……加以對照”表述不正確,開始並沒有加以對照。所以選C。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