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費具有結構層次高、綠*無污染、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近年來各國重點培育的新興消費熱點。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來源:國語幫 9.16K

問題詳情:

信息消費具有結構層次高、綠*無污染、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近年來各國重點培育的新興消費熱點。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信息消費具有結構層次高、綠*無污染、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近年來各國重點培育的新興消費熱點。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2-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狀況

 

 

 

 

信息消費規模

(萬億元)

網絡零售額

(萬億元)

互聯網普及率

(%)

網民數量

(億户)

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

(億户)

移動電話用户

(億户)

3G用户

(億户)

2012年

1.20

1.30

42.10

5.64

1.75

11.00

2.33

2013年

2.00

1.80

45.80

6.18

1.89

12.00

4.02

注:我國人均信息消費一年大概是192美金,美國則是3400美金;**寬帶下載速度為71.03Mbp/s,內地為16Mbp/s;2012年底*農村寬帶人口普及率為6.3%,為城市人口普及率的1/3。

材料二 我國市場規模龐大,正處於居民消費升級和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融合發展的階段,信息消費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巨大發展潛力。目前,困擾信息消費的主要問題是消費環境,不時出現的信息泄露、網絡安全、網絡欺詐案件損害了消費者信心。2013年8月,*下發的《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促進信息消費的主要思路,即通過挖掘消費潛力、增強供給能力、激發市場活力、改善市場消費環境等,建立促進信息消費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4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説明促進信息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2分)

【回答】

(1)2013年與2012年相比,我國信息消費有了大規模的增長,但我國的人均信息消費量較低,信息消費的數量與質量存在地區、城鄉的不平衡的狀況。(4分)

(2)①促進信息消費能形成新的消費熱點,帶動信息產業的成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內需、穩增長。②能夠加速消費模式變革,提升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③能夠推進經濟結構戰略*調整,走*特*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④能夠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每點3分。其他如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等可酌情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第(1)問是典型的圖表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圖表類問答題 “三審”:一審圖表頭,即分析圖表標題。標題往往就是圖表式材料的中心;二審圖表內容,即審讀圖表中的內在聯繫。根據設問,通過對圖表式材料的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找出其間的內在聯繫; 三審表注。附註或註釋是圖表式材料的有機組成部 分,忽略它則不能把握圖表的中心觀點或不能揭示 圖表間的內在聯繫。“三轉化”:在答題中要注意語言的表述:可以參考的做法是圖表語言、自己語言、學科術語。本題可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是從表中內容可知2013年與2012年相比,我國信息消費有了大規模的增長;二是從表注可知我國的人均信息消費量較低,信息消費的數量與質量存在地區、城鄉的不平衡的狀況。

(2)本題考查加快促進信息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考生可以從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提升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推進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科學發展觀等角度作答。

考點:本題考查消費對生產反作用。

知識點:生產 勞動與經營 生產與經濟制度

題型:簡答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