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知行合一的精選大全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知行合一的拼音】:zhīxínghéyī【知行合一的近義詞】:兵不厭詐【知行合一的反義詞】:【知行合一的意思】: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行合一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
用知行合一造句子,“知行合一”造句
呼吸好空氣需民眾“知行合一”,大氣污染。都悶死了,不是有句話説要‘知行合一’嗎?躬行實踐為主,與王學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宗旨相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博文約禮,知行合一。美好的氛圍取決於每個人的嘉言...
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共同之處是(  )A.知行合一,都產生於心        B.人的善*或美德...
問題詳情: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共同之處是()A.知行合一,都產生於心        B.人的善*或美德往往被慾望所矇蔽C.心就是理,心外無物          D.只有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回答】B知識...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宋明理學家提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他們共同強調的是A.知行合一的認識...
問題詳情: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宋明理學家提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他們共同強調的是A.知行合一的認識論B.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C.人的主觀感受的重要*D.人的客觀存在的重要*【回答】C【解析】智者學派...
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的共同之處是(  )A.知行合一,發於本心B.只有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
問題詳情: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的共同之處是()A.知行合一,發於本心B.只有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C.心就是理,心外無物D.人的善*或美德往往被慾望所矇蔽【回答】D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題型:選擇題...
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共同之處是                      A.知行合一,都產生於...
問題詳情:南宋朱熹與明代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共同之處是                      A.知行合一,都產生於心               B.人的善*或美德往往被慾望所矇蔽C.心就是理,心外無物     ...
《知行合一王陽明》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我早已説過,年輕時涉世未深,內心浮躁,心不定就難成事。人非要經歷一番不同平時的劫難才能脱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人的力量永遠來自心靈。當你的心靈產生力量後,外界的環境看上去也就沒有想象中的險...
下列觀點與二程理學觀點不符的是(   )  A.萬物皆只有一個天理               B.知行合一 ...
問題詳情:下列觀點與二程理學觀點不符的是(   )  A.萬物皆只有一個天理               B.知行合一  C.先有理後有物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回答】B知識點:*...
南宋朱熹與明朝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的共同之處是A.知行合一,都產生於心B.人的善*或美德往往被慾望所矇蔽C.心...
問題詳情:南宋朱熹與明朝王陽明相比,兩者思想的共同之處是A.知行合一,都產生於心B.人的善*或美德往往被慾望所矇蔽C.心就是理,心外無物D.只有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回答】B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題型:選擇題...
2016年9月3日,*主席在G20峯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知行合一,採取務實行動。承諾一千,不如落實...
問題詳情:2016年9月3日,*主席在G20峯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知行合一,採取務實行動。承諾一千,不如落實一件。其哲學寓意是A.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B.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
2020年7月,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綜合線下交流會在*舉行。委員讀書活動,堅持學用貫通、知行合一,堅持久久為...
問題詳情:2020年7月,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綜合線下交流會在*舉行。委員讀書活動,堅持學用貫通、知行合一,堅持久久為功,下足讀書的台下功,唱好履職的前台戲,做到勤學習、勇擔當、善履職。這啟示我們要(   )①新文化傳播的手...
寫作根據要求作文。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行者”,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
問題詳情:寫作根據要求作文。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行者”,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用行動抒寫生命的美麗。當我們抱怨環境髒亂時,為什麼不俯下身去?當我們接受善意的微笑時,為什麼...
孫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因知...
問題詳情:孫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因知以進行”告訴我們A.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B.人的認識是不斷髮展的C.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決定作...
孫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以行...
問題詳情:孫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進於行”。“以行而求知”“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包含的哲理是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C.實...
用知合造句子,“知合”造句
簽訂合同時,雙方明知合同內容很難實現,仍“睜隻眼閉隻眼”照簽不誤。寒禽俗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本院受理高珊訴你方離婚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達告知合議庭成員通知書、起訴書副本、...
用合行造句子,“合行”造句
適合行業:婚紗影樓、廣告、裝飾畫。除呈報外,合行佈告諸*人等,一體諭知,切切此布。除呈報外,合行佈告諸*人等,一體諭知,切切此布。...
用知行造句子,“知行”造句
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身教最可貴,知行不可分。如通知行決定不通知,就必須不延誤地告知開*行。躬行實踐為主,與王學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宗旨相同。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當政不知行事難。熊召政都悶死了,不是有句話説要‘...
(一)閲讀下文,完成10—14題(18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
問題詳情:(一)閲讀下文,完成10—14題(18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某一位哲學家的學説,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取名“知行”。...
問題詳情: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某一位哲學家的學説,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取名“知行”。據此判斷陶先生推崇的哲學家是A.程頤  B.朱熹     C.陸九淵    D.王陽明【回答】D知識點:*...
給出四個命題:①平行於同一平面的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平行; ②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平行;③垂直於同一平...
問題詳情:給出四個命題:①平行於同一平面的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平行; ②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平行;③垂直於同一平面的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平行; ④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平行;其中真命題的序號是______...
6.古代某學者主張“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為知”,“知是行的主義,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
問題詳情:6.古代某學者主張“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為知”,“知是行的主義,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種主張()A.奠定了理學形成的思想基礎                B.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C...
.古代某思想家曾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説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説...
問題詳情:.古代某思想家曾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説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個行,已自有知在。這段話滲透的主要理念是()A.因材施教                      ...
用言行合一造句子,“言行合一”造句
為人處事要言行合一。另一個考量是我們是否言行合一。就是王薌齋先生所説的功夫要知行合一,為人處事要言行合一。若光是浸沐於心中而不付於行的人,容易孤獨;心有感動而久久悶住的人,遲早成疾,所以將感動化為行動,人就猶如重...
下列一元一次方程中進行合併同類項,正確的是(  ).A.已知x+7x-6x=2-5,則-2x=-3B.已知0....
問題詳情:下列一元一次方程中進行合併同類項,正確的是().A.已知x+7x-6x=2-5,則-2x=-3B.已知0.5x+0.9x+0.1=0.4+0.9x,則1.5x=1.3C.已知25x+4x=6-3,得29x=3D.已知5x+9x=4x+7,則18x=7【回答】C知識點: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併同類項與移項題型:選擇題...
用行知造句子,“行知”造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陶行知父親是一個銀行,發行知識,支付愛。知識表示是知識工程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是進行知識演繹的基礎。陶行知的知識觀將文化知識傳遞與生活實踐完整地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