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風物009·蘇州》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1.44W

經典語錄

去蘇州,總歸是引人羨慕的。在現代的*,很難再找到一座蘇州這樣的城市,當你徜徉在水道縱橫的老城內,還能觸摸到如此多古典的園林、家宅、街巷。平遙、麗*固然真實完整,但它們卻更像*歷史的番外篇,都未曾能代言主流文化的審美趣味。只有蘇州是如此正中地端坐在東方世界矚目的焦點之上,哪怕只是最簡單的白描,也能勾勒出世人心中的共同嚮往。

《地道風物009·蘇州》經典語錄

京杭運河由城西北上,蘇州的西部因此獲得更強的活力。位於城西、正對運河的閶門曾經因為地處城市的邊緣而無法發展,但在明清兩代,“正對運河”卻成為重要的發展契機。北宋王安石遊歷姑蘇,閶門一帶尚是“四顧茫無人”的郊野之地,但到了文徵明的筆下時,已經是“帶城燈火千家市,極目帆檣萬里船”,商貿集市晝夜不分。至清初曹雪芹描寫時,已經一躍成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從文學作品投影到現實世界,在閶門之外,沿水道往虎丘、楓橋及胥門的三個方向皆形成了重要的街市,閶門成為一個放*狀的城市中心。

平*是蘇州的舊名。南宋紹定二年(1229),時任平*知府李壽朋將當時流傳的《平*圖》刻於石碑上,這塊高2.79 米、寬1.38 米的石碑忠實地記錄下蘇州古城在南宋時期的風貌,其最為顯著的特點,即是水道與街巷並行,形成了“水陸雙棋盤”的基本格局。“水”是創造蘇州與理解蘇州的關鍵題眼。地處太湖之畔的蘇州,從伍子胥築城起,即把理水作為城市發展的頭號命題。酈道元在《水經注》記載吳地“東南地卑,萬流所湊,濤湖泛決,觸地成川”。“水”並非意味着我們今日所見的膏腴沃土,在完成大規模的水利建設之前,蘇州是一片“險阻潤濕,又有*海之害”的荒蠻之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