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格林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5.06K
格雷厄姆·格林經典語錄

亨利·格雷厄姆·格林(又譯格雷安·葛林),英文名:Graham Greene,生日:1904年出生,出生地點:英國中部赫特福德郡。英國小説家、劇作家、評論家,1991年卒於瑞士沃韋。

亨利·格雷厄姆·格林在1971年出版的自傳《一種生活》中寫道:“我離開了文明,進入了一個有着奇異風俗但充滿着困惑的野蠻國度,我成了異鄉人,嫌疑犯,一個不折不扣的獵物。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充滿着猜疑的國度。因為我父親是個校長,所以我就像個‘賣*’的兒子”。

1939年出版的小説《特務》突出被追捕者的小説大受基姆·菲爾比的推崇。《愛國者》是一份右翼雜誌,老闆是諾森伯蘭公爵,此刊物支持過主張*的*主義者。格林非常殷勤地表示願意充當他們在特里爾的通訊員。他們對這一提議甚感興趣,因為格林不計報酬,而且還是一名巴利奧爾的學生。格林喜歡菲爾比寫的《我的無聲戰爭》一書。格林通過寫一部篇幅不長的書《英國劇作家》,或在船上圖書室內苦讀來消磨時間。

《憂慮重重的內*》僅僅因為題目吸引人而被美國一家影片公司悄悄地買去了版權,儘管格林對小説的結局並不滿意。他希望自己能用不太離奇的手法處理一連串的間諜事件。不過,他認為特別行動部的普倫蒂斯先生這一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這一角*是依據在*情六處工作時結識的某個人所創作的。

亨利·格雷厄姆·格林最著名的作品《第三個人》、《一支出賣的*》、《密使》、《我們的人在哈瓦那》、《人*的因素》、《榮譽與權力》;以間諜生涯為素材的作品《我們的人在哈瓦那》、《憂慮重重的內*》、《事情的實質》最重要的間諜活動*情六處的情報員,被派往非洲工作。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個天主教徒,宗教主題是他最擅長的創作主題,但是他強烈反對人們將他描述成天主教作家。他最著名的四部以天主教為主題的小説是《布萊頓硬糖》(Brighton Rock)、《權力與榮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問題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Matter) 以及《戀情的終結》(The End of the Affair)。他的另外幾部作品如《機密代理》(The Confidential Agent)、《第三者》(The Third Man)、《文靜的美國人》(The


經典語錄

我不知道他在哪裏。我們失去了聯繫。我們在同一片沙漠裏,在尋找的也許是同一眼泉水,但相互看不見,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我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要是我們在一起的話,沙漠就不再會是沙漠了。

“人只要快樂,就能受得了任何紀律的約束:破壞工作習慣的是不快樂。”

人自己日子過得不好,就會嫉妒別人的幸福

你不必抱歉。我知道人痛苦時是什麼樣子。

我是孤身一人,我想孤身一人。如果我不能擁有你,我就永遠孤身一人。

我的愛同我的恨一樣卑鄙。

Eternity is said not to be an extension of time but an absence of time. 據説,永恆不是時間的永續,而是時間不存在。

一個人不可能脱離一切獨自生活 我想是可以的

不需要,什麼都不需要,這正是我的苦惱。痛苦是一種只要你需要隨時就可以提供給你的東西。

在他的領域裏,笑聲好像是敵人的語言,他是無法聽懂的

“自我表現就是一種自私、無情的事。它把什麼東西都吞噬掉,甚至把你自己也吞噬掉。到頭來你會發現就連可以表現的自我也沒有了。我已經對一切都不再感興趣了,醫生。我既不想和女人睡覺,也不想再設計一個建築物。” “你沒有孩子嗎?” “曾經有過,但是很久以前他們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了。我和他們沒有聯繫。自我表現也吞噬了你作為父親的職責與感情。” “所以你想你可以到這兒來,在這兒結束你的生命。”、 “是的,我是有這種想法。但是我主要想找一塊空空蕩蕩的地方,沒有新建築物,也沒有女人,免得叫我看見它們後,想起我曾經活過,曾經擔負過某種使命,曾經有愛的能力——假如那是愛的話。害神經麻痺的人痛苦很大,可是我是一個肢體殘缺的人,醫生。”

痛苦是一種只要你需要隨時就可以提供給你的東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