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經典的尷尬:《文選》在宋代的嬗替凌鬱之①《文選》風靡於唐朝,成爲唐代最具影響力的...

來源:國語幫 2.9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經典的尷尬:《文選》在宋代的嬗替凌鬱之①《文選》風靡於唐朝,成爲唐代最具影響力的...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

經典的尷尬:《文選》在宋代的嬗替

凌鬱之

①《文選》風靡於唐朝,成爲唐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經典,引導並塑造着唐代文學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正是對《文選》的追摹,才成就了唐代文學的高潮。杜甫勸子讀書雲:“熟精《文選》理。”應可理解爲唐代詩人的普遍取向。宋初,《文選》仍是文人學習、模仿和推重的範本。著名文人宋祁,即曾手抄《文選》三編。王得臣在《麈史》一書裏記其幼時,先君令其日課《文選》。

②但是,慶曆以後,文風丕變,流行五百年的《文選》的影響,呈式微之勢。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故草必稱‘王孫’,梅必呼‘驛使’,月必稱‘望舒’,山水必稱‘清暉’。至慶曆後,惡其陳腐,諸作者始一洗之。”於此可見宋代文壇風尚的變遷。

③慶曆前後文學趣味的轉向表明,一個時期以爲雅的東西,到另一時期則可能走向它的反面。雖然《文選》曾經是、現在仍是最高典範,但它畢竟已被文人用得“爛熟”了。任何一種風尚,一旦至於爛熟,必歸於俗,必遭厭棄。否棄《文選》,是符合美學上所講“陌生化”理論的。

④而否棄《文選》之所以發生在慶曆以後,其原因在於,宋代文學經歷了七八十年的發展,隨着宋代文人時代感與文學自信的進一步加強,隨着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等當代典範的樹立,宋代文人已不屑於步唐人之後塵,而以學《文選》爲陳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並且,這些文章鉅公周圍,已然生出大批追隨者,成長爲具有轉移風氣意義的文學羣體。因此,必然產生文學的代際,從而與前朝文學取向拉開距離。

⑤帶頭唱響《文選》時代輓歌的,正是後來成爲宋代文學巨擘的蘇軾。蘇軾對待《文選》的態度具有典型*。他幾乎凌駕於這部被前人極力推崇的文學經典之上,敢於批評其不足。在他眼裏,這部書不僅沒有因數百年被推崇而增加些許神祕感,反而徹底揭開了其被唐人及宋初文人膜拜的面紗。“恨其編次無法,去取失當”,又說“齊樑文章衰陋,而蕭統尤爲卑弱”。蘇軾這種平章古今、睥睨《文選》的姿態,標誌着宋代新文學的成熟和新的文學審美標準的形成。

⑥宋詩之所以在整體上能夠走出以《文選》爲祈向的古典時代,還在於宋代文人切入生活之深。他們太熟悉這個時代,在他們筆下,平凡與不平凡,平淡與不平淡,雅與俗,都隨緣自然,在在共存。它們洗淨了六朝的綺靡,選擇了素樸淡雅的主導風尚。

⑦《文選》仍是那部《文選》,變化的是時代、讀者及其審美趣味。要之,《文選》作爲一本文學總集,與它作爲一本寫作範本,是兩回事。作爲寫作範本,會因長期深入的模仿而趨於陳俗熟濫,遂使讀者厭倦;而作爲文學總集,自有其歷久彌新者在,故《文選》不可能完全被後來其他文學選本所取代。南宋中後期學習《文選》又成爲新的時尚,其故或即在此。

(選自《古典文學知識》2016年第1期,有刪改)

20.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

21.《文選》在宋代慶曆後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哪些?

22.文章第⑤節蘇軾是從哪些方面評價《文選》的?這段文字對錶達中心有何作用?

【回答】

20.首先(1-2段)指出《文選》由唐代、宋初備受推崇,到慶曆後地位跌落的現象;然後(3-6段)具體分析《文選》地位跌落的原因;最後(第7段)表明《文選》作爲文學總集仍具歷久彌新的特點。(每點2分)

21.①《文選》被文人用得“爛熟”而走向“俗”,從而遭厭棄;②宋代文人文學自信進一步加強(不屑於步前人後塵),產生具有轉移風氣意義的文學羣體;③宋代文人深刻切入生活,捨棄了帶有六朝綺靡特點的《文選》(選擇了樸素淡雅的主導風尚)。(每點2分)

22.(1)體例編排,內容取捨,選文風格;(2分,答出兩點即可)(2)作用:①作爲《文選》地位變化的典型標誌,與杜甫等人的推重形成對比,說明《文選》地位的變遷;②蘇軾指出《文選》的不足,*了宋代文人的文學自信與新的文學審美標準的形成。(4分,每點2分)

【解析】

20.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 這是考查論述類文字的論*思路。首先明確答題規範,應使用“首先”“然後”“接着”“最後”等詞語;然後看本文大概有幾節,可以分成幾個層次,最後可從文中直接找出相關語句來加以概括即可。從文章標題“經典的尷尬:《文選》在宋代的嬗替”可以明確本文的論題——《文選》在宋代的嬗替(地位的跌落),文章一、二兩段由《文選》在唐代和宋初的風靡引出慶曆後的跌落現象;三、四、五、六幾段分析跌落的原因,最後一段肯定《文選》作爲文學總集的可取之處,“作爲寫作範本,會因長期深入的模仿而趨於陳俗熟濫,遂使讀者厭倦;而作爲文學總集,自有其歷久彌新者在,故《文選》不可能完全被後來其他文學選本所取代”。

【考點定位】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論述類文字的思路,總體上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者說是提出觀點,分析論*,得出結論。從答題思路來說,不外乎三點:第一是緊扣段落入手。雖說段落屬於結構,但段落是思路的反映。把握了段落,也就把握了思路。第二是劃分段落層次。弄清段落關係,把握結構脈絡。也就是說,將段落歸納成幾個層次,分解成幾個部分。比如本文,一共七段文字,其中第一二兩段引出《文選》地位跌落這一現象,給出論題,中間幾段分析跌落的原因,最後肯定《文選》作爲文學總集的可取之處。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可以按節進行歸納,也可逐段進行概括;將每層層意歸納出來,將每段段意概括出來。如此,前後連接起來,論述思路也就形成了。就答題規範而言,必須注意表述順序,體現出文字的思路;使用承接詞語,表現出文章的脈絡,體現段落之間的關係,表現層次之間的聯繫。在通常情況下,可以表述爲: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或者,首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總之,要體現思路的承接*,表現脈絡的過程*。

21.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文選》在宋代慶曆後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哪些”,這是考查學生篩選資訊和概括資訊的能力。*主要集中在中間幾段,比如第三段“但它畢竟已被文人用得‘爛熟’了。任何一種風尚,一旦至於爛熟,必歸於俗,必遭厭棄”,第四段“隨着宋代文人時代感與文學自信的進一步加強,隨着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等當代典範的樹立,宋代文人已不屑於步唐人之後塵”“並且,這些文章鉅公周圍,已然生出大批追隨者,成長爲具有轉移風氣意義的文學羣體。因此,必然產生文學的代際,從而與前朝文學取向拉開距離”,第六段“宋詩之所以在整體上能夠走出以《文選》爲祈向的古典時代,還在於宋代文人切入生活之深。……它們洗淨了六朝的綺靡,選擇了素樸淡雅的主導風尚”。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屬於資訊的篩選概括題。解答此類題目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審題,從題幹中明確篩選的方向,並以此到文中確定區域,比如本題中,“《文選》在宋代慶曆後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哪些”,應到文中找到“慶曆後”的內容,尤其要抓住一些語言標誌,比如“而否棄《文選》之所以發生在慶曆以後,其原因在於……”“宋詩之所以……”;二是確定區域,本題的*應分佈在每個段落中。

22.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文章第⑤節蘇軾是從哪些方面評價《文選》的?這段文字對錶達中心有何作用”。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資訊和分析材料作用的能力。應先到第五節找到蘇軾評價《文選》的語句,“恨其編次無法,去取失當”“齊樑文章衰陋,而蕭統尤爲卑弱”,然後理解其句意,最後進行概括。分析材料的作用應考慮論述類文字的特點,即材料是爲觀點服務,比如本題中,所引用的蘇軾的這段話,主要說明《文選》地位的變遷,蘇軾指出《文選》的不足,正面宋代文人文學自信以及文學審美標準的形成。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屬於資訊的篩選概括題。解答此類題目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審題,從題幹中明確篩選的方向,並以此到文中確定區域,比如本題中,“文章第⑤節蘇軾是從哪些方面評價《文選》的?這段文字對錶達中心有何作用”,這裏包括兩個問題,一是篩選,二是分析作用。對於前者應到文中找到“文章第⑤節蘇軾”評價《文選》的內容,這一點非常明確,然後進行概括。對於後者應考慮論述類文字中材料與觀點的關係進行答題。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