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

來源:國語幫 2.29W

問題詳情:

21.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

21.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裏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作家、主持人。如今,這座矮小、簡陋、老舊的教學樓已經不能滿足學稜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學校想保留,但有人認為學校用地有限,修繕、養護還要花錢,建議着眼發展,將其拆除。為此,學校很猶豫。不少師生和校友表示非常關注,曾在此樓就讀過的某知名作家還專程趕回母校拍照留念,並積極爭取留住它。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該校校長、該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小林”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回答】

21.給校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感謝您在百忙中閲讀此封信件,聆聽我----這個已在母校歷三載春秋、即將踏上高考徵程的學子,心底最真摯的聲音。

想來近幾日中,您,一定也被那幢老教學樓拆遷與否的問題,困擾的有些焦頭爛額吧?一方是畢業校友們高聲疾呼要保留教學樓----這個他們當年曾馳騁青春、揮灑熱血的場所;另一方是校園規劃用地不足、老城區寸土寸金、維護修繕老教學樓還需物資人力的凝重現實。何去何從?真的沒有萬全之策麼?

作為在這所中學裏長養起的學子,我深切地理解學長學姐們之於母校的深情厚誼。每日迎着朝暉步入老教學樓,聽聞書聲琅琅;每夜沐着星輝走出老教學樓,回看燈火通明。窗明几淨的教室,整潔有序的桌椅,鱗次櫛比的班級,一草一木間彷彿都刻着我們花季雨季的分秒韶華。人生最美麗的年歲,記憶和故事,都留在了這裏。

情之所繫,需要物的承載。故而才有了“睹物思人”的掌故軼事。試想百十年後,舊友可能故去,自己亦會白頭,而何處覓那翩翩少年時的芳華影蹤?唯有舊日影像,方可慰藉相思。教學樓,便是這樣一處去所。它讓昨日重現;讓耄耋老人,有了心的歸途、夢的原鄉。

在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中,這座老教學樓裏,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之人、棟樑之才。他們而今活躍在祖國的大*南北、各行各業。他們與教學樓有着共同的情緣,才會在大廈將傾的關頭,重回母校,奔走呼告,想要挽狂瀾於既倒。也許,您會責怪他們不諳學校發展規劃與校園用地不足的難處,但眼前的此情此景,是否也會讓您想到一個*子之前的*城?

彼時的新*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民族,期待着昂首闊步地向前邁進。於是乎,承載着數個王朝背影的諸多歷史遺蹟,彷彿是一張張橫亙在創立與革新面前的多米諾骨牌,終被“前進”的話語裹挾,而紛紛倒下。城門不在,府邸不存,衚衕頹敗坍圮,宮牆化為廢墟。老北平獨一無二的街景風貌,敵不過發展與拆除的浪潮,並最終讓位於而今千人一面、毫無個*的摩天大樓與水泥森林。

彼時愛國志士也曾聲嘶力竭地吶喊,樑思成先生提出了在保留舊城、另造新城的權宜之法,卻最終化為泡影。今人歆羨於萊茵河畔尚存着諸多舊跡,慨歎於它們為其各自的城市平添的獨特氣質與別樣風姿;今人看到布達佩斯雙城的完好相容,過去與當下交相輝映;卻尋不到四合院落、四方天井的一絲影蹤。這是時代共有之世相,城市化浪潮席捲的當下,傳統與現代必然邂逅激烈的碰撞,文化情感價值與實際功用價值間的矛盾衝突,需要我們仔細思量建築的意義與價值的真諦。

歷史總是如此,稍縱即逝,一經破碎,便不復昔日的圓滿。建築如此,何況還是誕生過許多知名人士、有紀念意義的古蹟?善待歷史的遺存,便是善待後人與明日。想來他年他月,那些走出去的孩子們,重歸故里,若還能見到當年求學的樓宇,該會是何等的欣然與快樂吧?

然則學校要發展,新生要授課,新的校舍向哪裏建?不若步近些年大學城之後塵。由*牽頭,科學規劃片區功能,統一建造新興學區,既不顛覆舊區容貌,又能帶動新區發展。一箭雙鵰,何樂不為?

願校長能審慎思量我們的建議。願觸目皆是的拆除重建的悲劇,不要在我們的校園裏上演。

此致

敬禮!

                                                         小林

2016/10/27

【解析】

試題分析:

題目:明確收信人,旗幟鮮明地表達觀點 

從作文試題後的“完成寫作任務”這一要求看,這道作文題就是“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在寫作時必須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明確收信人。收信人可以是校長,也可以是知名作家,也可以是贊成 “保留” 者,或贊成“拆除”的人。  

二是適當對以上幾種人的觀點作對比分析。比如“保留”者想留住歷史遺蹟,其用心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社全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權衡之後亮出觀點:歷史與傳統屬於過去,為了將來,為了發展必須“拆除”,這也是順應歷史的需要。 

三是必須集中筆墨寫好“為什麼”。贊成也好,反對也好,必須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地闡明問題。贊成“拆除”,可以從以下幾點作分析: 

1.發展是硬道理,創新是時代的需要,“不破不立”,一味抱着歷史舊帳,是形而上學的表現(這方面應着重闡述,事例也多)。 

2.“拆”與“留”並不矛盾。“新”與“舊”,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的“新”將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也會變“舊”,必須割愛。必須辨*看問題。它既是矛盾又是統一的。 

3.“新“和“舊”完全可以處理好,那如何處理“新”和“舊”的關係呢?可將對歷史作出貢獻的舊樓進行攝影,錄像,製作模型等遺產留給後人。總之,贊成或反對都必須將理由講透。 

此外,寫作時還應當注重書信行款格式,寫信人應按作文題要求署名,不可透露個人信息。囿於篇幅反對拆除的理由,恕不贅述。

【名師點睛】作文指導

一、什麼是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

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作文經歷了命題、話題、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變。自2006年開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試卷中出現至2012年其相對成熟,並在全國推廣。新材料作文給定材料不給定話題或題目,也不限文體。相較於話題作文那樣放得過寬,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限制過多、文體單一等有很大優勢,但其作文不確定的角度也為套作和宿構提供了空間。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務驅動型指令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這類作文在英美等國的作文考試中比較常見。試題往往是給學生創作出一個情境,出現對立*的問題,讓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繼承自主空間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傳統優勢的同時,又在避免套作、宿構方面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探索,通過增加如2015課標卷作文中“寫信”“權衡與選擇”等任務型指令來考查學生真正的作文能力。

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更 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角度、 立意、文體和標題等方面,給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如2015年全國新課標1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新課標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中選優展示自己的價值判斷。

面對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要轉變觀念,再不是那種抓住一個詞就立意,準備幾個例子就作文的時候了,必須按照指定的任務去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寫法往往具有暗示*,比如2015年全國新課標2卷作文“你認為誰更有風采”中的“更”寫法必須是比較、對比,從而確立自己的觀點。

二、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目的

“傳統型”與“任務驅動型”議論文寫作的主要矯正點對照表

順序 比較點 主要矯正點 矯正方向

1 説理

要求 空泛議論

(從材料理出話題或觀點後,脱離材料純議話題) 就事論事、議不離

(就事論事,呈現思維的深化——緊扣事件具體分析和解決問題,即完成任務)

2 説理

範圍 面面俱到(廣泛議論)

(論的“點”多,但沒有一點説深議透) 專論一點

(集中精力論透一點)

3 説理

態度 簡單粗糙,輕易否定

(簡單論*、粗糙表態、封閉的自圓其説) 文明交流

(入情入理不偏激、深入的理由闡述、開放的文明交流)

重在培養以下兩方面的説理:

説理方向:緊扣任務驅動對象,不停留在簡單粗糙的表態,分析事件背後人*善惡的根源,挖掘潛藏於事的因果得失,尋找改良社會的良*。

説理原則:傾訴自己,聆聽他人;深入分析,表達善意;不在壓倒,重在釐清。

“闡釋型”(標題與話題)作文是考生根據給定的相對固定的主題範圍,確定寫作的中心,調動已有的知識資源和背景材料(素材庫),論*主題,形成“材料—— 闡釋—— 話題”的閉合體系,具有“封閉*”的弊端;“材料型”作文雖突破了束縛和限制,但立意角度過多過泛便於套作和宿構。

解決辦法——有意在多角度材料中增加任務驅動型指令;

效果——避免了“闡釋型作文”的“封閉*”與“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增強了“防套*”,同時增加了對考生思考、辨析與選擇能力的思辨考查。

因此, “任務驅動型作文”應運而生。

三、應對策略

“任務驅動型作文”?——識別特點:

材料面上——明確增加了任務指令——“雙給”:

“給寫作材料”——提供一個爭議*大,具有對立*、真實*、現場感和層級發展的敍事體事件。

“給驅動任務”——①材料後面的寫作要求,一般帶“誰”、“怎麼”等疑問詞,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內容及含意”,是作文的範圍,不能離開此要求,離開則屬離題。②明確給定寫作內容及寫作角度。

(三) “任務驅動” 內涵解讀:

1.體式驅動(對文體、格式的規定。如2015年全國卷要求寫成書信體的任務指令)

2.內容驅動(以小見大,問題的對立*,內容的指向*,情感的導向*,論説的思辨*,策略的*作*。如15年*卷的“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

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乙卷中的“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思考、權衡與選擇”就是一個任務指令。材料往往出現對立*的問題,讓考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權衡”作出自己的“選擇”,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或方案。)

3.對象驅動(細節上“個案分析”原則決定論述説理要有指向*,一是避免“空泛議論”,即架空分析,從材料理出一個話題或觀點後,脱離材料純議話題;二是避免面面俱到,即“廣泛議論”。論的點多,但沒有一點説清理透,原因:缺少對象意識,解決辦法:“專論一點”。 )

4.思維驅動(“思辨*”與“探究*”:在真實情境下引發真實交流,往往以小見大,即從瑣碎中燭照社會問題,由簡單粗糙的認知到認知的深化。由問題的強爭議*、複雜*決定應對單個事件的立場或態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通過具體分析,引導考生關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符合高考作文對於考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僅考察寫作水平,同時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會責任與公*識,更增強了對“思考、權衡、選擇”等“思辨”能力的考查,呼應“探究*”——對思維能力的考查有了更高的期待。)

小結:明確並完成寫作任務——“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第一要務!

任務驅動內涵:

1.體式驅動(寫成議論文)

2.內容驅動(寫作內容的規定: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你就其中某一個或某一羣人的表現,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3.對象驅動

(1)“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這一任務驅動決定了不能離開事件,必須是“就事論事”,或“融理於事”—— 不能“空泛”議論,即不能架空所給材料過度泛化説理;

(2)“就其中某一個或某一羣人的表現,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這一任務驅動決定了論述説理目標的指向*,要有説理的對象意識,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廣泛”議論)

4.思維驅動——爭議的焦點(核心事件)討論。

圍繞核心事件或爭議焦點,明確並完成寫作任務——“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第一要務

概念釐定與概念區分——深入論*的法寶之二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