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

來源:國語幫 1.92W

問題詳情:

【*】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②。其上,為睥睨樑【*】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之形③;其旁,出堡塢④,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⑤,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於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餘未信之。                                                  

    【註釋】①黃茅嶺:在湖南零陵縣城西面。 ②垠:邊界,盡頭。 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牆。樑【*】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 第2張(lì):屋的正樑。 ④堡塢(bǎowù):村落外邊,土築的小城堡,用以守衞。  ⑤箭:小竹子。 ⑥中州:中原,指現在的黃河中下游一帶。 ⑦夷狄:古代漢族統治階級對中原以外少數民族的侮辱*稱呼,這裏指偏遠地區。 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⑨楚之南:湖南一帶是古代楚國的南部。

1.請用“/”給文中劃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其 氣 之 靈 不 為 偉 人 而 獨 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其岸勢犬牙差互 

    (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3)益奇而堅       

(4)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

    B.是固勞而無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        環而攻之而不勝

    D.是二者,餘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

5.這兩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而寫的作品,在《小石潭記》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圍清幽冷寂的氛圍,表達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記》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奇秀卻在荒遠之地,抒發了自己           的不平之氣。

【回答】

其 氣 之 靈 /不 為 偉 人 而 獨 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1)像*牙那樣(2)悽清(3)更加(4)有的人

(1)小石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2)從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過黃茅嶺下來。

D

悽苦孤寂;有才能卻無法施展。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