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衞生社會治理材料一:北宋熙寧年間,大量興建水利工程,北方地區大規模放淤,利用河流中的水沙,“且溉且糞”,改...

來源:國語幫 6.22K

問題詳情:

社會衞生社會治理材料一:北宋熙寧年間,大量興建水利工程,北方地區大規模放淤,利用河流中的水沙,“且溉且糞”,改...

社會衞生社會治理

材料一:北宋熙寧年間,大量興建水利工程,北方地區大規模放淤,利用河流中的水沙,“且溉且糞”,改良土壤。在王安石等改革派的推動下,各地放淤盛況空前,開封府附近淤灌“略計二萬餘頃”。宋廷還設置了“都大提舉淤田司”和“總領淤田司”。由於淤灌開封附近的農田,引水過多致使汴河無法通航,朝廷不但沒有處罰,還對“淤田之勞”進行嘉獎。那些鹽鹼地、沙荒地經過放淤後,“盡成膏腴,為利極大”。未淤灌前“田畝舊直三兩千,收谷五七鬥”,自灌淤後,“其直三倍,所收至三兩石”。在百姓強烈要求下,大規模的放淤活動在黃河流域等其他一些水系開展了起來。

——摘編自朱正西等《試論北宋<農田利害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1)閲讀材料一,分析北宋北方地區放淤活動開展的條件及影響。

材料二:1902年6月17日《大公報》在天津創刊,對1902年發生瘟疫進行了全面的報導。

日期

發表內容

6月29日

“京津瘟疫盛行,近聞大內嬪妃中亦屢染時病且患目疾者尤多。太后慈躬亦連日進*餌以防疫氣,故太醫院各官每日皆有宣召雲。”

7月1日

“上海西醫官來函雲,此次致疫之故,以飲食不潔之物為最要端。”

7月1日

“*貧窮軟弱,不足為憂,可憂的就是糊塗,沒有真見識,專信那異端邪説,牢不可破,這就是大阻擋長進的一個關口。”

7月11日

“泰西生物學家用極大顯微鏡察出一種尾點微生物,為最害人最毒人之物,此病之起,實由微生物之作祟。”

7月12日

“省城街道湫隘,人煙稠密,居民每以穢物任意堆積門首,以致穢氣燻蒸,釀成瘟疫之症。”

7月12—14日

《霍亂症預防法》《講衞生學當知》《時疫緣起治法説》《再講衞生學》

8月8日

當舉行瘟元帥會時,“傾城士女擾擾攘攘,汗流浹背,人氣燻蒸業已不堪觸鼻,猶復興高采烈趾踵相錯,真所謂舉國若狂矣。是役也,勞民傷財,百無一是。”

11月25日

“廈門向無泉水,一遭亢旱,取汲維艱。日前延少山觀察特請日本技師在廈丈量地道遠近,以便安設自來水管。”

(2)閲讀材料二,結合所學,對《大公報》有關瘟疫的報道進行解讀。

材料三:19世紀中期,英國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造成城市擁擠。下層羣眾,尤其是工人階級居住狀況惡劣,大多生活在貧民窟。愛丁堡的窮人家裏,雞、*甚至馬和人擠在一間屋裏。工人住宅區缺乏排水溝、廁所、垃圾箱等衞生設施。城市瘟疫流行,1844年,曼徹斯特的平均死亡年齡為22歲,而利物浦僅為20歲。1842年皇家濟貧法委員會發表《英國勞動人口的衞生情況報告》,引發了城市衞生改革運動。該運動主要是通過立法和地方*解決實際問題進行的,一些資本家和慈善組織也提供資助。較有影響的立法有1848年《公共衞生法》,1860年《衞生法》和3個《工人階級住宅法》。經過20多年的改革,城市衞生情況得到改善,傷寒、虐疾等疾病得以控制,城市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工人住宅情況有了改善。但是貧困仍然折磨着廣大的下層羣眾。

——摘編自國勝連等《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城市化及其社會影響》

(3)依據材料三,概括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衞生與住房改革的特點。結合所學,分析城市衞生與住房變化與改革的背景。

【回答】

(1)條件:王安石變法的推動作用;北宋*的高度重視,*設置機構給予充分支持;百姓的強烈要求。

影響:拓展了大量耕地,土地得到改良;農業產量提高,土地價格提高;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2)*示例:19世紀中期以來,*逐漸走向近代化,介紹時事、發表評論的報紙紛紛出現,維新派和*派紛紛創辦報刊,宣傳自己的*主張,在此影響下,*的報刊業出現繁榮景象。

《大公報》從瘟疫人羣分佈、瘟疫原因、瘟疫的防治等方面進行了報道,同時對愚昧的瘟疫驅除的方式進行了批判。

從報道的人羣來看,既關注了上層的達官貴人,又關注了普通的民眾,體現出*平等思潮的影響。

從對疾病起因的分析來看,提出了飲食不潔和居住環境惡劣是發生瘟疫的主要原因,並且從微生物學角度對病因進行解釋,可見西方近代科學知識開始在*慢慢傳播;在對疾病的防治方面,對近代衞生學知識進行了連續報道,鼓勵引用自來水,宣揚了近代西方的健康衞生觀念,有利於疾病的防治和科學思想的傳播。

同時,報紙還對民間流行的各種“驅避疫鬼”的方式進行了批判,既體現了報紙“開民智”的創辦目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改變*人愚昧防疫思想觀念的艱難。

綜上所述,《大公報》是近代報紙的一個縮影,它的報道反映了近代報紙對傳播先進思想文化、傳播近代公共衞生、啟迪民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特點;*主導,民間參與;通過立法形成社會改革運動;沒有真正解決下層*的貧困問題。

背景:①問題形成的背景:工業*加速了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增長;貧富差距擴大,工人階級住房條件惡化;公共衞生問題嚴重,產生系列社會問題,人均壽命下降。

②問題緩解的背景:工業*的進展,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人運動的影響。

【詳解】

本題考查中西方的衞生和社會治理。考查北宋北方地區放淤活動開展的條件及影響;近代《大公報》有關瘟疫的報道;19世紀中期英國城市衞生與住房改革的特點及其背景。考查*古代小農經濟、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和時代特徵以及英國工業*及其影響相關知識。

(1)條件:依據材料一概括即可。影響: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可知,影響是拓展了大量耕地,土地得到改良;農業產量提高,土地價格提高;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從近代報刊繁榮的背景、報道內容、人羣、疾病起因的分析以及影響分析即可。

(3)特點:依據材料三概括即可。背景:結合所學從英國工業*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分析即可。

【點睛】

本題考查對*古代小農經濟、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和時代特徵以及英國工業*及其影響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點:防疫抗疫題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