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共和國民法典》。這是...

來源:國語幫 1.93W

問題詳情: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共和國民法典》。這是...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法治建設的里程碑。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的民法典,是新*幾代人的夙願。1954年、1962年和1979年三次啟動都未能最終完成。黨的*屆四中全會再次提出編纂民法典的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於2015年啟動了民法典的編纂工作,歷時5年,10次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最大範圍凝聚社會共識、吸納各方智慧,全面總結我國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實踐經驗,對現行民事法律制度規範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作出修改完善,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特*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

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於營造更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也是增進*福祉、維護最廣大*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於更好維護*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通過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載道德觀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必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為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社會根基。

(1)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民法典編纂過程體現的唯物辯*法的發展觀道理。

(2)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相關知識並結合材料,説明我國通過並施行民法典的必要*。

(3)結合自身實際,從“價值的創造與實現”角度,為我國民法典的施行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回答】

(1)發展具有普遍*,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前進*與曲折*的統一。

我國民法典的成功編纂,是新*數代人的夙願和努力,前三次啟動雖被迫中止,卻為後來者積累了經驗,也體現了這一系統工程的複雜*、曲折*;第四次編纂工作歷時5年,最終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特*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民法典,這是我國民法典編纂的質的飛躍。

(2)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先進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法治建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形勢,制定民法典勢在必行又順理成章;《民法典》的制定有利於為法治*建設築牢根基,為奮進*提供不竭動力。

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對《民法典》的制定和*提出了客觀要求;民法典的*,有利於推進*特*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

③*羣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羣眾觀點與羣眾路線。《民法典》的制定堅持*至上,體現了*當家作主,有利於維護*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展*特*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編纂民法典,有利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法治根基。

(3)示例:

①堅持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學習和運用《民法典》的相關規範,爭做全民守法的模範。

②加強《民法典》的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素質。

③認真學習和宣傳《民法典》,積極踐行相關規範,為《民法典》的施行作貢獻。

【解析】

本題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共和國民法典》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生活與哲學》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唯物辯*法的發展觀、尋覓社會的真諦、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等知識的把握,考查學生*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培養思考的興趣和品質,激發公民*責任感。

【詳解】

(1)本題設問指向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民法典編纂過程體現的唯物辯*法的發展觀道理,屬於體現類試題。體現類的題目需要對題中材料進行詳細解讀,針對每一部分信息提煉對應教材的相關理論。解答時首先明確發展觀主要包括:發展具有普遍*、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前進*與曲折*的統一;然後結合我國民法典編纂過程進行分析,我國民法典的成功編纂是新*數代人的夙願和努力,前三次啟動雖被迫中止,卻為後來者積累了經驗,最終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特*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民法典,這是我國民法典編纂的質的飛躍。

(2)本題設問指向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的相關知識並結合材料,説明我國通過並施行民法典的必要*,屬於原因類試題,要從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時首先明確“尋覓社會的真諦”主要包括: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及規律、社會發展的總趨勢、社會歷史的主體;然後把握材料關鍵信息“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做出修改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增進*福祉、維護最廣大*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實現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結合。

(3)本題設問指向結合自身實際,從“價值的創造與實現”角度,為我國民法典的施行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屬於措施類試題。解答時首先明確“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包括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然後結合我國民法典的施行細化分析。

【點睛】

知識體現類材料題在高考試題中考查頻率最高,是難度適宜的題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分四步走。第一,通過設問明確設問指向,包括主體指向和知識指向。第二,依據指向,明確知識內容。第三,依據知識內容,對材料進行分析。第四,結合材料分析,對知識內容進行取捨,作答。

知識點: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實現人生的價值

題型:綜合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