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後遊①     杜甫 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

來源:國語幫 3.0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後遊①     杜甫 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後遊①     

杜甫

 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 *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遲。 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注】①杜甫於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遊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後遊》。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

19.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20.從全詩看,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請簡要分析。

【回答】

19.①照應標題。“曾遊”和“再渡”表明作者之前遊歷過此地,照應了標題中的“後遊”。②引起下文景物描寫。通過介紹“重遊”之地,引出對下文“*山”“花柳”“潤野”“煙光”“暄沙”“日*”等的描寫。

20.①作者通過描寫寺橋有情、花柳無私、原野浸潤,沙地暄暖等景象,表現了景*的美好,從而表達了自己再度遊覽時的喜悦之情。②在美好的景*中游覽,暫將客愁忘卻,表達了作者希望擺脱愁緒(或:強作豁達)的情感。③作者流落西南,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作者滿腔愁憤,難以排遣,只好寄情山水,表達作者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

【解析】

19.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是考查詩歌首聯的作用題,答題時可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來考慮,“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 寺和橋都是曾遊之地,再遊時對橋和寺都更生愛憐之情。“憶”“曾”“再”與標題“後遊”相照應;通過介紹“重遊”之地,引出對下文“*山”“花柳”“潤野”“煙光”“暄沙”“日*”等的描寫。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首聯;起:是扣題,總起全詩、在抒情詩多用賦比興中對景起興的手法引起話題,作為敍事詩的開頭、交代起因等等。頷聯;承:一般是承上啟下、繼續導入話題之類,此種多事上半聯承前、下半聯起後。頸聯;轉:轉入正題,一般是全詩的高潮 、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為“詩眼”“詩心”的常置。尾聯;合:一般是總結、高潮的延續、或揭示出某種道理,妙在點睛。有了大的思路,*作時因地制宜,具體問題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答題必能*不離十。如本題答題時可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來考慮,“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憶”“曾”“再”與標題“後遊”相照應;通過介紹“重遊”之地,引出對下文“*山”“花柳”“潤野”“煙光”“暄沙”“日*”等的描寫。

20.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從全詩看,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請簡要分析” 這是一道分析詩歌的情感的題目,是詩歌的必考的題目之一。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頭兩句從寫詩人對“寺”“橋”有情,這兩句轉入寫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對詩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細細品味這兩句詩,是很有含藴的,它透露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無私的,而人世間卻是無情的、偏私的。“野潤煙光薄,沙暄日*遲。”在概敍了*山花柳之情後,又具體描繪晨景和晚景兩幅畫面,清早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滯留大地的餘暉,遲遲不退,沙地閃閃發光。這兩句表明了時間的推移,詩人從早到暮在此,可見流連之久,又從側面説明了景*之美。“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全詩以感慨作結,意思是:“看了如此美好的景*,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表面看來好像仍是讚美這兒風景絕佳,其實,這正是詩人心中有愁難解,強作豁達之語。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滿腔愁憤,無由排解,只好終日徜徉於山水之間,所以減愁兩字是以喜寫悲,益增其哀。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 此題注意抓住標題中的“後遊”、註釋,和詩中的“憶”“憐”“如有待”“自無私”“愁”“復何之”帶有的情感**來分析。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