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摘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紀,來自歐洲的大批傳教士到達*,他們把西方的科學知識引...

來源:國語幫 3.29W

問題詳情:

材料一

材料一——摘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紀,來自歐洲的大批傳教士到達*,他們把西方的科學知識引...

——摘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紀,來自歐洲的大批傳教士到達*,他們把西方的科學知識引進*,又把*的典籍翻譯、介紹到歐洲。18世紀,巴黎出版了歐洲漢學的三大名著,歐洲興起了史無前例的“*熱”。當*的園林建築、茶葉瓷器、書籍戲曲、儒教哲學在歐洲大行其道的時候,來自歐洲的望遠鏡、水平儀等現代儀器,擺進了康熙皇帝的寢室。

正是在西方藉助東方、歐洲藉助*完成對舊制度的現實批判和對新社會的思想啟蒙,為歐洲自身的破繭成蝶準備條件的時候,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悄然發生變化。肯定、景仰的維度向否定、批判的維度轉化,歐洲從馬可•波羅時*始的連續五個世紀對*的崇拜與美化漸行漸遠了。這一認識在19 世紀達到頂峯。

——摘編自許平《歐洲人東方認識的拐點》

材料三 電影《我們熱愛的家園》是美國在1950年拍攝的一部宣傳馬歇爾計劃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個法國小鎮的戰後生活。最初,在二戰中被摧毀的小鎮難以擺脱戰爭的痛苦。直到獲得美國的財政援助,兒童才回到了學校,工廠才恢復了生產,小鎮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購買食物。

材料四 漫畫“美國最新式戰車”(下圖,1947年發表於蘇聯某雜誌,圖中俄文“ЗАЕМ”意為“財政貸款”)

材料一——摘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紀,來自歐洲的大批傳教士到達*,他們把西方的科學知識引... 第2張

(1)根據材料一,讀圖指出愛琴海古代文明與其他文明的關係。(6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説明歐洲人對*的認識由肯定轉向否定的原因。(4分)

(3)結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電影和漫畫的創作者對馬歇爾計劃的認識有何不同?他們的認識差異反映了當時怎樣的*格局?(6分)

【回答】

 (16分)

(1) 通過商路交流;借鑑其他文明;與其他文明共存。(6分)

(2)東西方交流加深(歐洲人的認識趨於全面,改變了對東方認識的理想化);東西方歷史發展的差異或西方發展迅速與*發展緩慢(**與君主*;工業文明與農耕文明;思想解放與因循守舊)。(4分)

不同:電影描述法國小鎮在美國財政援助下生活逐漸好轉,創作者認為馬歇爾計劃有利於歐洲經濟的恢復;漫畫中歐洲人被“綁”在美國的戰車上,追逐美國的財政貸款,創作者認為馬歇爾計劃是美國控制歐洲的工具。(4分)

*格局:兩極對峙。(2分)

知識點: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