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篇:品勤儉帝王)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國家的糧倉豐滿,新穀子壓着陳穀子,一直堆到倉外;府庫裏的大量銅錢,多...

來源:國語幫 1.18W

問題詳情:

(盛世篇:品勤儉帝王)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國家的糧倉豐滿,新穀子壓着陳穀子,一直堆到倉外;府庫裏的大量銅錢,多...

(盛世篇:品勤儉帝王)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國家的糧倉豐滿,新穀子壓着陳穀子,一直堆到倉外;府庫裏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

——《*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杜甫的《憶昔》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是對我國曆史上哪兩個盛世的描述?

材料三:在*傳統社會中,崇尚節儉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貫之的信條,也是社會各階層共同推崇的道德風尚和消費觀念。

——朱英《*近代史十五講》

(2)請你從西漢和唐朝歷史中,分別舉出一位崇尚節儉、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體皇帝和具體事例)

(3)除統治者節儉外,我國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還有哪些?

【回答】

(1)材料一:文景之治 材料二:開元盛世

(2)西漢: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宮殿、園林沒有什麼增加;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從簡,不許用金銀等裝飾,只能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質地比較粗糙;文帝寵夫人不能穿拖地長裙,帷帳上不許繡花;文帝因惜十家之產,而放棄修建露台;等等。(評分説明:答出其中1條即可得1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符合題意也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戒奢從簡”,節制自己享受慾望;唐太宗為了不浪費民力,而放棄建暖*養病;唐玄宗(李隆基)命人燒燬宮中一批珠玉錦繡,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決心;等等。

(3)革除弊政;任用賢臣,虛心納諫;重視吏治;減輕農民的賦税勞役;注重發展農業生產;等等。

【分析】

(1)本題主要考查文景之治和開元盛世的相關內容,聯繫已學知識可知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新穀子壓着陳穀子,一直堆到了艙外;府庫裏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了,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唐玄宗時期的盛世輝煌的景象被稱為“開元盛世”,唐朝大詩人 杜甫的《憶昔》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就描寫了“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

(2)本題考查的是崇尚節儉、力戒奢侈的皇帝。西漢的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宮殿、園林沒有什麼增加;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從簡,不許用金銀等裝飾,只能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質地比較粗糙;文帝寵夫人不能穿拖地長裙,帷帳上不許繡花;文帝因惜十家之產,而放棄修建露台等。唐朝唐太宗提出要“戒奢從簡”,節制自己享受慾望;唐玄宗崇尚節儉,命人燒燬宮中一批珠玉錦繡,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決心等。

(3)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的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唐太宗統治時期,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善於用人和納諫;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等,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所以除統治者節儉外,我國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還有:革除弊政;任用賢臣,虛心納諫;重視吏治;減輕農民的賦税勞役;注重發展農業生產等。

知識點: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