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4―17題。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21世紀*的人文研究,必將面臨諸多挑戰。今日*的人文學界...

來源:國語幫 3.0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4―17題。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21世紀*的人文研究,必將面臨諸多挑戰。今日*的人文學界...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4―17題。


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


21世紀*的人文研究,必將面臨諸多挑戰。今日*的人文學界,已經不再將藉助電腦或網絡從事學術研究的嘗試視為“雕蟲小枝”,而是切實感覺到技術進步所帶來的閲讀以及思維方式的巨大變化。


電子版圖書的大量出以及數據庫的迅速擴張,使得原先需要耗費極大精力才能實現的“佔有大量資料”,不再是研究中的最大障礙。因此“博聞強記”不再是成為第一流學者的主要條件。這一新局面的形成,可能會導致一些學者記憶力的衰退、歷史感淡薄、**減少等現象發生,而*思者、懷疑精神、批判意識以及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變得更為緊迫和重要。研究者認為,人文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處,在於其對學者個人的意志、慧心、悟*、情感以及想象力有較大的依賴。而在這方面,很難説一定是“長*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於人文學者來説,永遠只能是輔助工具,而非起死回生的靈丹妙*。後過來,由於電腦及網絡的誘惑實在太大,數碼時代的人文學者,可能面臨諸多陷阱。


過去,當人們談及某學者博聞強記,經史子集脱口而出時,敬佩之情,溢於言表。而隨着電腦的普及以及軟件業的迅速發展,如今只需“舉手之勞”。有*疑,不想沉潛把玩,只是快速瀏覽,那還能叫“讀書人”嗎?作為人文學根基的“含英咀華”,正受到“快速瀏覽”的強有力挑戰。表面上看,“快速瀏覽”工作效率的確大為提高。可“讀書”和“查書”,感覺就是不一樣。假如古人所追求的沉潛把玩、含英咀華,完全被吹着口哨地隨意瀏覽所取代,那絕對不是好消息。


由“讀書卷書,行萬里路”,到“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方便是方便了,可“尋尋覓覓”的感覺卻丟失了,“快速瀏覽”造成“虛擬的博學”,其結果很可能是“博雅”易得,而“君子”難求,電腦及網絡給人文學者所帶來的,同時是生機與危機並存。作為新世紀的人文學者,無法迴避,也不應該回避網絡文化,但必須牢記老祖宗的;“是*三分毒”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關鍵在於知其利也察其異,才能揚長避短,最大限度的獲得。


(取材於陳平原《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


14.下列説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的人文學界對藉助電腦或網絡從事學術研究的態度與先前有所不同。


B.電子版圖書及數據庫的出現,使得研究者“博聞強記”的重要*相對下降。


C.電腦的普及與軟件業的迅速發展,對人文學者而言,他們是最大的獲益者。


D.對於*的人文研究而言,“過程”很可能比“結果”更值得人們重視。


15.根據文意填空。(3分)


文章説“由於電腦及網絡的誘惑實在太大,數碼時代的人文學者,可能面臨諸多陷阱”,這裏的“諸多陷阱”是指              ,               ,                    。


16.文章認為,“假如古人所追求沉潛把玩,含英咀華,完全被吹着口哨地隨意瀏覽所取代,那絕對不是好消息。”為什麼?(3分)


                                                                             


                                                                              


17.文章最後一段説:“電腦及網絡給人文學者所帶來的,同樣是生機與危機並存”,談談你對這句話中“生機與危機”的理解。(3分)


                                                                           


                                                                           

【回答】

14.(3分)C(對人文學者而言,有利也在弊)


15.(3分)記憶力衰退、歷史感淡薄,**減少。(每空1分)


16.(3分)由於檢索工具大為改進,意志不太堅定者,很容易養成偷散的習慣。或:由於快速瀏覽給研究帶來方便,人們不能像先前那樣,靜下心來潛心學習和研究。(原因:1分,結果2分)。


17.(3分)要點:生機;技術進步給人們的研究事業來方便和快捷;危機:對電腦及網絡過分依賴造成缺乏*思考精神。(意思對即可,答對一個要點1分,答對2個3分)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