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記承天寺夜遊蘇 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來源:國語幫 2.05W

問題詳情:

 (十四)記承天寺夜遊蘇 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

 (十四)記承天寺夜遊

蘇 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欣然起行/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

B.念無與為樂者/微斯人,吾誰與歸

C.尋張懷民/未果,尋病終

D.相與步於中庭/苟全*命於亂世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與外人間隔

B.庭下如積水空明/而或長煙一空

C.月*入户/便舍船,從口入

D.庭下如積水空明/自以為不如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念無與為樂者(    )

(2)相與步於中庭(    )

(3)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在哪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表達了作者怎樣微妙複雜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分別比喻什麼?表現了景物什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寫出了作者賞月的興奮喜悦之情。

B.“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和對人生的感慨。

C.蘇軾“念無與為樂者”的“樂”與《醉翁亭記》中歐陽修的“樂”在思想內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敍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了一個“閒”字。

【回答】

(十四)記承天寺夜遊

1.B 解析:A項,第一個“然”是形容詞詞尾,“……的樣子”;第二個“然”是連詞,錶轉折。 B項,兩個“與”都是連詞,“跟,和”。C項,第一個“尋”是動詞,“尋找”;第二個“尋”是副詞,“不久”。D項,第一個“於”是介詞,“在”;第二個“於”是介詞,“在……中”。

2.A 解析:A項,兩個“遂”都是副詞,“於是”。B項,第一個“空”是形容詞,“空靈”;第二個“空”是動詞,“消散”。C項,第一個“入”是動詞,“照進”;第二個“入”是動詞,“進入”。D項,第一個“如”是副詞,“好像”,第二個“如”是動詞,“比得上”。

3.(1)想到 (2)一起 (3)只是

4.(1)庭院中的月光,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錯縱橫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2)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裏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5.用擬人的手法,寫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動來做伴。

6.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閒、尋求解脱的曠達……各種難言之情盡在其中。

7.“積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現了月光的皎潔、透明。

“藻荇交橫”比喻月影。表現了月影斑駁,搖曳多姿。也表現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C 解析:前者為快樂,後者為“與民同樂”。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