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科學家曾於1940年用大鼠做迷宮試驗,他用的迷宮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出口處有食物。大鼠從入口進入迷宮後...

來源:國語幫 1.62W

問題詳情:

某位科學家曾於1940年用大鼠做迷宮試驗,他用的迷宮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出口處有食物。大鼠從入口進入迷宮後,經過多次“走錯路”(“嘗試與錯誤”學習),終於找到出口,而一到出口就受到食物獎勵。他讓大鼠連續進出迷宮,多次之後,有些大鼠能很快找到出口,很少再“走彎路”,有些大鼠卻總是要走些死衚衕,然後才能摸索到出口。某位科學家曾於1940年用大鼠做迷宮試驗,他用的迷宮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出口處有食物。大鼠從入口進入迷宮後...他從這些大鼠中選出最快走到出口和最慢走到出口的大鼠,前者稱為“迷宮敏”大鼠,後者稱為“迷宮鈍”大鼠。他讓“迷宮敏”互相交配,也讓“迷宮鈍”互相交配,然後用迷宮訓練兩者的後代,經過多代選擇後,他獲得了在走迷宮的本領上迥然不同的兩羣大鼠。

(1)同種大鼠,有的是“迷宮敏”,有的是“迷宮鈍”,這一實驗發現説明了什麼?

(2)這位科學家研究動物行為應用了什麼方法?

【回答】

(1)説明同種動物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是與遺傳因素有關的;

(2)實驗法。

知識點:先天*行為和學習行為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