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鄭振鐸這一天的清晨,天*還不曾大亮,我在睡夢裏被電話的鈴聲驚醒。“聽到了*聲和機關*聲沒有?”C在電話...

來源:國語幫 2.34W

問題詳情:

最後一課

鄭振鐸

這一天的清晨,天*還不曾大亮,我在睡夢裏被電話的鈴聲驚醒。

“聽到了*聲和機關*聲沒有?”C在電話裏説。

“沒有聽見。發生了什麼事?”

“聽説日本人佔領租界,把英國兵繳了械,黃浦*上的一隻英國*艦被轟沉,一隻美國*艦投降了。”

接連的又來了幾個電話,有的是報館裏的朋友打來的。事實漸漸地明白。

英*艦被轟沉,官兵們鳧水上岸,卻遇到了岸上的機關*的掃*,紛紛地死在水裏。日本兵依照着預定的計劃,開始從虹口和郊外開進租界。

被認為孤島的最後一塊*丸地,終於也淪陷於敵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腦脱路的暨大。

校長和許多重要的負責者們都已經到了。立刻舉行了一次會議,簡短而悲壯的,立刻議決了:“看到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經過校門時,立刻停課,將這大學關閉結束。”

太陽光很紅亮地曬着,街上依然的熙來攘往,沒有一點異樣。

我們依舊搖鈴上課。我授課的地方,在樓下臨街的一個課室,站在講台上可以望得見街。

學生們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説道,“你們都已經知道了罷,”學生們都點點頭。“我們已經議決,一看到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經過校門,立刻便停課,並且立即地將學校關閉結束。”

學生們的臉上都顯現着堅毅的神*,坐得挺直的,但沒有一句話。

“但是我這最後一課鄭振鐸這一天的清晨,天*還不曾大亮,我在睡夢裏被電話的鈴聲驚醒。“聽到了*聲和機關*聲沒有?”C在電話...一門課還要照常地講下去,一分一秒鐘也不停頓,直到看見了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為止。”

我不荒廢一秒鐘的工夫,開始照常地講下去。學生們照常地筆記着,默默無聲的。

這一課似乎講得格外的親切,格外的清朗,語音裏自己覺得有點異樣,似帶着堅毅的決心,最後的沉着;像殉難者的最後的晚餐,像衝鋒前的士兵們上了刺*,“引滿待發”。鎮定安詳,沒有一絲的緊張的神*。該來的事變,一定會來的。一切都已準備好。

誰都明白這“最後一課”的意義。我願意講得愈多愈好;學生們願意筆記得愈多愈好。

講下去,講下去,講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應該講授的東西,統統在這一課裏講完了它,學生們也沙沙地不停地在筆記着。心無旁用,筆不停揮。

別的十幾個課堂裏也都是這樣的情形。

對於要“辭別”的,要“離開”的東西,覺得格外的眷戀。黑板顯得格外的光亮,粉筆是分外的白而柔軟適用,小小的課桌,覺得十分的可愛;學生們靠在課椅的扶手上,撫摩着,也覺得十分的難分難捨。那晨夕與共的椅子,曾經在扶手上面用鋼筆、鉛筆或鉛筆*,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塗寫着,刻劃着許多字或句的,如何捨得一旦離別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鮮,小販們不時地走過,太陽光很有精神地曬着。①

我的表在衣袋裏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聲音彷彿聽得見。

沒有傷感,沒有悲哀,只有堅定的決心,沉着異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後一刻的到來。

遠遠的有沉重的車輪碾地的聲音可聽到。

幾分鐘後。有幾輛滿載着日本兵的*用車,經過校門口,由東向西,徐徐地走過,當頭一面旭日旗,血紅的一個圓圈,在迎風飄蕩着。

時間是上午10時30分。

我一眼看見了這些車子走過去,立刻挺立了身體,作着立正的姿勢,沉毅地合上了書本,以堅決的口氣宣佈道:“現在下課!”

學生們一致地立了起來,默默地不説一句話,一個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沒有一個學生有什麼要問的,沒有遲疑,沒有躊躇,沒有彷徨,個個人都已決定了應該怎麼辦,應該向哪一個方面走去。②

赤熱的心,像鋼鐵鑄成似的堅固,像走着鵝步的儀仗隊似的一致。從來沒有那天無紛紜的一致的堅決過,從校長到工役。

這樣的,光榮的國立暨南大學在上海暫時結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遷校的工作。

1.簡要概述事情發生的社會背景。

2.在租界淪陷的這一天,暨大做出了一個什麼決定?(用原文內容回答)

3.在這“最後一課”上,“我”的心情是怎樣的?試用文中的詞語概括並説説原因。

4.按要求回答問題。

(1)畫線句①是________描寫,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2)畫線句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試談談本文與都德的《最後一課》有哪些相似之處。

【回答】

1.日本侵略者侵佔上海租界,上海**撤退淪陷之時。 

2一看到一個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經過校門,立刻便停課,並且立即地將學校關閉結束。 

3.帶着堅毅的決心,最後的沉着,鎮定安詳,沒有一絲的緊張的神*,沒有傷感,沒有悲哀,只有堅定的決心。正是因為“我”有着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有一種大義凜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氣才有這樣的心情。 

4(1)環境 反襯

(2)排比;學生們都很堅定,目標明確,準備着對付來犯的敵人。

  (3)對日本強盜的無比仇恨,對暨大師生無聲*行動的歌頌,從而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5.兩文在主題的表達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表現了國土淪陷時人們強烈的愛國之情。在寫法上也有相同之處:都是通過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表現人物*格。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