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題。我愛這土地艾青  1938年11月17日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

來源:國語幫 2.8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題。我愛這土地艾青  1938年11月17日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

閲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題。

我愛這土地

艾青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9.結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鳥歌唱的“土地”“河流”“風”“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義。

10.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這隻 “鳥”歌唱至死,最後“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對此應如何理解?

【回答】

9.“土地”就是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代表了**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明”預示着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

10.“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千難萬險,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這隻“鳥”是一個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解析】

9.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詩歌的意象,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分析。詩人在借一隻飽受磨難的“鳥”的形象表現自己的憂患意識,和他對多災多難的祖國的博大深沉的愛。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0.

試題分析:它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後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生前和死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着的愛,實際上寄寓了詩人願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這真是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至死不渝。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