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的詩以語言淺近著稱,意境顯露,但這...

來源:國語幫 2.68W

問題詳情: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的詩以語言淺近著稱,意境顯露,但這...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的詩以語言淺近著稱,意境顯露,但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詩中表達了對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學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來談談《花非花》的朦朧之美吧。

【回答】

 “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着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這裏取喻於花和霧,比方所喻之物短暫易逝,難持長久。“夜來者”春夢也,雖美卻短暫,於是引來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來一歎“去似朝雲無覓處”。一連串比喻環環相扣,反覆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説明的喻意,朦朧含蓄。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