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跨文化闡釋與傳播李慶本   近代以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外來文化的輸入遠遠高於...

來源:國語幫 2.15W

問題詳情:

中華文化的跨文化闡釋與傳播李慶本   近代以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外來文化的輸入遠遠高於...

中華文化的跨文化闡釋與傳播

李慶本

    近代以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外來文化的輸入遠遠高於中華文化的輸出,文化貿易的逆差現象非常明顯。近年來,我們在國外設立*文化中心,使之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窗口。相關高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和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都大大促進了中華文化的世界傳播。

    中華文化中有許多精華的價值理念,像“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完全可以作為人類的普遍價值。對外傳播不能只依靠*,民間的傳播渠道也非常重要。當然,有許多時候,單靠宣傳是不夠的。影視、動漫、音樂、戲曲等文化產品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説到文化傳播,我國有一門“跨文化闡釋學”。1954年4月,*總理率代表團參加日內瓦的五國外長會議。會後周總理邀請外國客人觀看我國第一部**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但在如何向外國人解説這部電影上出現了問題。工作人員寫了15頁的説明書呈總理審閲,總理最後提議只要標以“*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可以了。這是“跨文化闡釋學”的一個成功例*。實踐*,總是那些與本土文化相近的外來文化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對*人是如此,對外國人也是如此。

    在採用跨文化闡釋的方法來闡釋*文本方面,我們的學術前輩像嚴復、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錢鍾書等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們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為我們向世界解説*文化的理論資源。蔡元培指出:“孔子曰:匹夫不可奪志。孟子曰: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謂也。古者蓋謂之義。”“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平等之謂也。古者蓋謂之恕。”“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親愛之謂也。古者蓋謂之仁。”蔡元培的這種以自由釋義、以平等釋恕、以博愛釋仁,不見得非常確切,當然也不是唯一正確的*,但這種方法無疑會使外國人易於接受。

    *的這些元典之所以稱之為元典,就在於它意義的深厚*。所以我們有兩千多年的元典解釋史,而不同時代的不同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進行理解和闡釋。

    我們過去有一種看法,就是把解釋看成是通達真實本體的一個途徑,一種手段。但現代闡釋學卻認為,闡釋本身就是本體。這種看法很值得我們研究。而所謂跨文化闡釋,就是用另一種文化、語言、文本來解釋、補充或替換原來的文化、語言、文本。這是一個開放的過程。它需要將詞和意義分離,然後跨越意義進入另一種語言,進行重新組合。在這個過程中,意義肯定會發生變遷。問題是,任何詞語都是與其他詞語發生關聯的時候才有意義,這就構成了意義的不可確定*,也為解釋預留了空間。對意義的解釋不僅由作者和文本決定,同時也由讀者決定。所以意義的變遷是解釋的內在機制,屬於正常現象。解釋當然有解釋的範圍,不能是無效的解釋,也不能是過度解釋。但這不能成為否定跨文化闡釋的理由。我們只能在承認跨文化闡釋可能*、可行*的前提下,認真研究如何進行跨文化闡釋的問題。

    總之,在我們向世界傳播和解釋中華文化的時候,“跨文化闡釋學”是一門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的學問。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和《人間詞話》,採用“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的方法,其實就是一種“跨文化闡釋法”,錢鍾書的《管錐編》也屬於跨文化闡釋。我們還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所有這些成果都可以成為我們向世界解釋中華文化時可資借用的重要資源。

    (選自《*日報》,有刪節)

5.下列關於“跨文化闡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跨文化闡釋”就是用另一種文化、語言、文本來解釋、補充或替換原來的文化、語言、文本的過程。

    B.“跨文化闡釋”需要將詞和意義分離,然後跨越意義進行另一種語言,進行重新組合,是一個開放的過程。

    C.對“跨文化闡釋”後的作品意義的解釋不僅由作者和文本決定,同時也由讀者決定。

    D.作者認為,“跨文化闡釋”的闡釋本身就是本體,而不僅僅是通達真實本體的一個途徑、一種手段。

6.對文中畫線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管是*人還是外國人,都更能夠接受那些與本土文化相近的外來文化。

    B.一般來説,各個國家的本土文化都不能夠接受與本土文化差別大的外來文化。

    C.*人更能夠接受與*毗鄰國家的文化,因為這些文化與*文化相近。

    D.要想讓自己國家的文化被外國文化接受,必須改造自己國家的文化以適應外國文化。

7.根據原文,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是

    A.*元典之所以稱之為元典,就在於它意義的深厚*。如果我們試圖預設一個固定不變且唯一的*來框住元典,就等於扼殺了它的生命力。

    B.在我們向世界傳播和解釋中華文化的時候,只有進行“跨文化闡釋”才是唯一行得通的,所以我們必須好好研究“跨文化闡釋學”。

    C.周總理提議在説明書上把《梁山伯與祝英台》標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是“跨文化闡釋學”上最早的一個成功例*。

    D.中華文化的世界傳播十分必要,因為中華文化中有許多精華的價值理念,像已成為人類普遍價值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回答】

 DAA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