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歐洲文藝復興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鄉在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在...

來源:國語幫 1.86W

問題詳情:

(10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歐洲文藝復興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鄉在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在...

(10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歐洲文藝復興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鄉在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決非偶然,它們顯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與制度的變遷》

材料二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和藝術家發現有可能用多種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學同基督教信念、對人的信任和對上帝的信任結合起來,或者至少互相容納起來。彼得·蓋伊在《啟蒙運動》一書中認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中間,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觀,相對來説是很少見的……神聖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築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                  

                                            ——阿倫·布洛克:《西方人文主義傳統》

材料三  啟蒙運動時期體現出一個顯著的特徵:人們熱切地從各個層面來審視宗教信仰。雖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擊,抨擊者本身卻潛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學……人們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礎,運用啟蒙運動的基本方法和觀念來求得*。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學者充分運用理*、比較分析和歷史研究的方法……確實,18世紀下半葉,法國啟蒙運動開啟了使法國社會世俗化和基督教化的運動,但他們對待宗教的態度只是啟蒙人士所持的多種宗教觀中的一種。啟蒙運動的一個特點是強烈地要求實行宗教寬容。                

——摘編自彼得·賴爾等編《啟蒙運動百科全書》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分別是什麼? (6分)

(2)根據材料二、三,分別指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和18世紀的啟蒙學者對待宗教的態度。(4分)

【回答】

(1)社會歷史條件:意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古典文化遺存豐厚;德意志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羅馬教廷的精神控制與經濟掠奪;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程度較高,典型的君主*激發了資產階級的強烈反抗。(6分)

(2)文藝復興時期:反對神學對人的束縛,利用基督教;將古典思想、哲學與基督教相結合;宗教是作品的主題(或作品中有很多宗教內容)。(2分,任答兩點即可)

啟蒙學者:以理*的、歷史的態度審視和探討宗教神學問題;要求宗教寬容。(2分)

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啟蒙運動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