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閲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後面的題目。①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 (《論語·...

來源:國語幫 1.51W

問題詳情:

13.閲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後面的題目。①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 (《論語·...

13.閲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後面的題目。

①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  (《論語·里仁》)

②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③,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  (《孟子·離婁上》)

【注】①里仁為美:裏,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②處:居住。③菑:同“災”。

(1)孔子和孟子各從什麼角度談如何對待他人的問題?

(2)對於“不仁”,孔子和孟子共同的態度是什麼?請簡要分析。(2分)

【回答】

(1)孔子和孟子分別從跟仁者和不仁者做鄰居好不好的角度、能不能和不仁者説話的角度來談。

(2)遠離不仁者。對於不仁,孔子説跟沒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不明智的,孟子則説不仁的人是不能和他説話的。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概括能力。作答時要先清楚文段的意思。速讀題幹明確要求“如何對待他人”,圈出有關語句孔子“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結合註解①里仁為美:裏,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②處:居住,可知孔子從跟仁者和不仁者做鄰居好不好的角度談如何對待他人的問題的;而孟子“不仁者可與言哉”能不能和不仁者説話的角度來談。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答題時要讀題幹,明確要求“對於‘不仁’”“共同的態度”,在文中圈出有關語句孔子“擇不處仁②,焉得知”即: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説你是明智的呢?孟子“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即: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議,那怎麼會有國亡家破的事發生呢?因此他們的共同態度是:遠離不仁者。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參考譯文】

孔子説:“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説你是明智的呢?”

孟子説:“不仁的人難道可以和他商議嗎?他們對別人的危險心安理得,從別人的災難中牟利,把導致家破國亡的事當作樂趣。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議,那怎麼會有國亡家破的事發生呢?”

14.改寫下面這個長句,使之成為兩個或幾個短句,以加強表意的明晰*。(可以添加必要的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戰爭變成了美國的一場使數十萬美國士兵橫渡太平洋前來參戰並使其中數萬人喪失*命的戰爭。

【*】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戰爭變成了美國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使數十萬美國士兵橫渡太平洋前來參戰,並使其中數萬士兵喪失*命。

或: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戰爭變成了美國的一場戰爭,一場使數十萬美國士兵橫渡太平洋前來參戰,並使其中萬人喪失*命的戰爭。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變換句式。長句變短句,把中心語的附加成分抽出來,採用例舉的形式,使之單獨成句。題幹從兩個方面看戰爭的災難,單獨例舉成句即可。此例中的主幹是“這次事件,使越南戰爭變成戰爭”(兼語句),其理解難度要大些。賓語“戰爭”前的定語“使數十萬美國士兵橫渡太平洋前來參戰並使其中數萬人喪失*命”被我們抽出來以後,讓它單獨成句。其*如下:⑴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戰爭變成了美國的一場戰爭(主幹句)。⑵這次戰爭使數十萬美國士兵橫渡太平洋前來參戰並使其中數萬人喪失*命(由修飾句整合的)。

考點: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知識點:先秦諸子百家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