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自傳》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8.35K

經典語錄

當你面對鋪天蓋地的批判,剎那間你會自己產生一種迷惑:我到底有必要這樣做嗎?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尋求外在精神資源的支持,以喚起內心的光明來抵禦。我的辦法就是讀書,研究,壓力越大,越要拼命讀書寫作。

《我的精神自傳》經典語錄

我們都成了不諳世故的孩子,成了‘做戲的虛無黨’們台上供人玩笑的戲子!在我們把他們看得需要開化的觀眾的時候,他們卻將我們置於瘋子隊列的前沿。

這不僅是從根本上背離了魯迅所開創的*現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傳統,而且也是知識分子歷史品格的喪失:在社會分工中,以思考作為本職的知識分子居然停止了*思考,甘心做馴服工具,這真是歷史的大倒退、大悲劇,也是歷史的大嘲諷。但我們卻長期以來對此麻木不仁,安之若素,甚至沾沾自喜。在本書寫作過程中,當我重讀到魯迅的這段話:‘……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撫摩,陶醉,那可簡直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回想起我也曾長時間地‘陶醉’於自己的馴服中,我覺得魯迅是在用鞭子抽打我的靈魂,我無地自容!

在北大百年校慶的時候,我就提出過這樣的質疑:難道北大百年只有光榮,沒有恥辱嗎?知識分子作為歷史的敍述者,他常常有意突出前者而抹煞後者,這樣的對歷史的遮蔽,就是知識分子的失職。

所以當我作為一個學者重新面對這段歷史時,我首先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導致這樣一個結果?我苦苦探索*這一段分離的歷史是怎麼造成的,它留下什麼教訓,我常常為“它會不會重演”這樣的問題所纏繞,驚恐不安。這是我的研究的一個強大的內在動力,是我還不清的債。

魯迅在考察本世紀*知識分子的現實處境和命運時,發現他們非但沒有走出封建*的奴隸困境,而且陷入了‘三重奴隸’的更大困境:既是‘官(自然又有了新名目)的幫忙、幫閒’,又是‘商的幫忙與幫閒’,還是‘大眾(以及各種‘大眾代言人’)的幫忙與幫閒’。而且魯迅的這一驚心動魄的發現,又一次超前了。

學院裏的正宗理論家怎樣看待我的作品,遠不是我所關心的,但是如果引不起人們心靈的對話,這卻是我所害怕的。就是説我的書是否得到理論家重視,在我看來不重要;即使成了廢紙,得不到感應,我也並不遺憾。因為我沒有閹割自己,而是抒寫了自己的思考,這也是人生一大樂事,一種基於生命的精神享受,這才是我的最高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