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2.02W
《別樣的**》經典語錄

一些帕慕克自稱“小説無法表達”的想法、影像和片斷,成就這部《別樣的**》,他的第一部“碎片式組合集”。一部通過記憶、遐想、素描、訪談與旅行,展現作者多個自我的優美篇章,向我們透露出更多你不瞭解的帕慕克。帕慕克回憶了他擁有的第一本護照、他的第一次歐洲之行、女兒如夢的小時候,還講到自己父親的過世,談及他不久前的官司,以及他所親歷的1999年伊斯坦布爾大地震。還寫到了幾位對他影響深遠的作家,如勞倫斯·斯特恩、陀思妥耶夫斯基、納博科夫,以及略薩…… 當然,少不了伊斯坦布爾和紐約,那是他所有作品成形的地方。伊斯坦布爾是他的起點與歸宿,而他在紐約生活過兩年。一部帕慕克三十年創作生涯的個人精選集,展現出獨特視角下,作者傾其一生對孤獨、滿足、書籍與城市的執迷。


經典語錄

我永遠不會再抽煙了,永遠。 話雖這麼説,但我內心深處並沒有完全放棄對煙的渴望,這好比某種白日夢。

觀察城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遊客或是新到不久的外鄉人,以外在的眼光,來觀察其樓房、古蹟、街道以及天際線。另一種是內在觀察,這座城市有我們熟睡於此的房屋,有迴廊、電*以及教室,城市的各種氣息、光線還有**構成,這些都是我們最珍貴的回憶。對那些僅從外在觀察的人來説,一座城市也許會與下一座城市極其相似,但城市的多樣回憶才是它的靈魂,它的廢墟便是其最有力的*詞。” 我們的確應當以內在角度建立與一座城市最親密的關係。居某所,適其所。

今天,文學最需要講述和剖析的,是人類的基本恐懼:擔心被棄於其外,找不到自身價值所在,以及由此恐懼所衍生的自認無能之感;還有羣體的羞辱感,劣根*、卑微感、蒙冤感、神經質、幻象中的侮辱感,以及連帶而產生的民族主義膨脹和自我吹噓……

寫作,就是要將凝視內心的眼光化為語言,去探索一個幽居獨處時所進入的那個世界。

開始,我們失去的是記憶,但還知道我們失去了它,並渴望喚回它。後來,我們會連忘記本身也已經忘卻,城市不再記得自己的過往。廢墟會引起我們如是的哀傷,最後打開忘卻之路,使他人可以在此編織新的夢幻。

人生沒有意義,只有表現形式。

我在靜寂中走進廚房,*箱裏面明亮而擁擠,就像遠處鬧市中的林蔭大道。 我取出一瓶啤酒,在餐桌旁坐下來,神情嚴肅地喝了起來。那邊,在夜的沉寂中,透明的塑料胡椒研磨機靜靜地凝視着我。

如果我可以這麼和衣躺下,一個人欣然自得地品味沮喪、痛苦和不幸的人生,該是多麼美妙。人生之樂事,莫過於面對面審視自己的悲慘與痛楚,莫過於寂然獨處。

如果有風從不被人知的角落吹來,揚起了我的船帆,改變了我的故事方向,那麼我也不會抵抗。

追憶往昔,回想過去的自己,問題不在於我是否要立即點一根煙。事實上,過去的那種對化學體驗的渴望早已不復存在。我只是很懷念過去的那個我,就像懷念一個勇敢的朋友或者一張英俊的臉。我所渴望的只是做回曾經的我。我總覺得自己彷彿被迫穿上了別人選中的衣服,使我成了我所厭棄的那一類人。假如重新抽煙,我就會再次對黑夜產生強烈的感受,甚至感受到我過去曾經有過的恐懼。

所有真正的文學,都源於這種童真的、盛滿希望的信念,即人人彼此相似。一個作家持續多年將自己關在屋中,他正是以這樣的姿態來暗指那單一的人*,一個不設置中心的世界。

眼前的一切是如此令我着迷,我在路中間停了下來,看着路面自行車的痕跡伸展向前,路面映着柏樹的*影。我左手邊的樹木,小路温柔的曲線,澄淨的天空,所有這一切呈現的方式——這個地方是多麼美麗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