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物志》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1.54W
《*方物志》經典語錄
釋讀方物,在散文中遇見科學;圖解*,讓歷史立體鮮活。 *是個可愛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華也有鄉郊的樸實寧靜。不過,除了繁華的一面外,很少有人會留意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瞭解其中的風土物種。許多人或許會奇怪,這個繁華市聲所在之地居然也會有這麼些鳥獸蟲魚麼?《*方物志》便是這樣一本描寫*的山川風土和草木蟲魚的小書,它是作者把*的鳥獸蟲魚和若干掌故風俗,以自然科學和民俗學的全新視角記錄下來,知識、情趣、文筆都在不大的篇章裏傳達自如,因此讀起來親切宜人。在*...(更多)

經典語錄

木棉花尚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它開在樹上的時候花瓣向上,花托、花蕊比花瓣重,因此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狀,這時六出的花瓣卻成了螺旋槳,一路旋轉而下,然後拍的一聲墮到地上。春日偷閒,站在樹旁欣賞大紅的落花從半空旋轉而下,實在也是浮生一件樂事。木棉花可以入*,能消腫炎,因此落下來的花,即刻就有人拾去了。

*春天多霧,又多南風。南風一起,天氣就“回南”,這時就潮濕得令人渾身不舒服。有時天空又降下濃霧,白茫茫的一片,似煙似雨,不僅模糊了視線,就是呼吸好像也被阻塞了似的。這是沿海一帶春天常有的天氣,海濱漁民稱這種天氣為“落蜆天”,因為他們相信海邊所產的蜆,乃是在霧中從天空降下的。

赤柱原本是重要的駐*,可是駐在黃麻角一帶的*隊的死亡率之高,使得當局趕緊將*營中心從赤柱搬到西環(這就是西營盤這名稱的由來),然後又從西環搬到今日的瑪麗兵房一帶。但是你如到赤柱墳場去看看那些一八五?年時前後墓碑的題記,墓中人十九是當年駐防赤柱的兵士,就可以知道當年的死亡率之高。而這一切都是*蚊蟲的成績。

*的木棉樹,往來市區最容易見到的,是花園道口聖約翰教堂對面的那幾株,大約一共有四五棵,矗立道旁,因為在*營外邊,四周又沒有其他的雜樹,所以特別容易望見。每年開花的時節,如果天氣好,映着日光,滿樹的大紅花高撐半天,看起來真如屈大均所説的:“望之如億萬華鐙,燒空盡赤。”

甚至後來修築水塘,並且已經有了對付瘧疾的奎寧,可是無數工人仍成了瘧疾的犧牲者。據説當年*人有一種荒唐的迷信,認為吃了奎寧便會斷種不能生子,因此,患瘧疾的建築水塘的泥工和石工,寧可捱着等死,也不肯吃老番的“發冷丸”。後來聽説由一位姓馬的醫生,想出了折衷辦法,將奎寧粉攙和飯焦,搓成中式的*丸,騙他們説是**材制煉的*丸,他們才肯服用。這才遏止了瘧疾的猖獗。

今日*雖然仍舊有不少蚊蟲,但就蚊蟲本身來説,已經成為強*之末了。因為在早年的*,蚊蟲曾經是當年那些最初的殖民地開拓者的最大敵人。黃泥涌道的山上是最初被當作理想住宅區的,可是山下水田裏所滋生的蚊蟲,使得住在那裏的人多數直着走進屋去,卻要橫着被抬出來。後來趕緊將所有的水田和溪流填沒(這就是今日跑馬地的前身),但是今日快活谷裏仍留着島上最舊的墳場遺蹟。

赤柱原本是重要的駐*,可是駐在黃麻角一帶的*隊的死亡率之高,使得當局趕緊將*營中心從赤柱搬到西環(這就是西營盤這名稱的由來),然後又從西環搬到今日的瑪麗兵房一帶。但是你如到赤柱墳場去看看那些一八五〇年時前後墓碑的題記,墓中人十九是當年駐防赤柱的兵士,就可以知道當年的死亡率之高。而這一切都是*蚊蟲的成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