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微博》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1.8W

經典語錄

任何時候,在*,只要你一學習,便總有人在邊上諷刺你,打擊你,這些人是因害怕而如此,他們嫉妒他們得不到的東西,無論是知識,還是樂趣,他們就是那些你以後不要去理會更不要去幫助的人,因為那些人的膚淺深不見底,什麼也無法滿足他們,他們就是你的逆境之一,克服他們,往前走,很快便見到希望。

《石康微博》經典語錄

做為一個*人,你最好從小就要樹立一個不動搖的信念,那就是不求助,*有很多古代風俗保留下來,這些風俗的內核一言以蔽之,就是求助,求助實際上是社會上個人活動的粘合劑,令散沙似的個人成團兒,但它同時它也令人產生無邊無際的依賴感,這感覺最終會在心理上落實到“我不能”三個字。

微博上除了叫人氣憤的消息外,就是一些成功人士口號,這些新口號一般分成一二三條,講的就是如何成功,我根本看不到那些嘴裏説着一二三的人天天在幹什麼,他們的隱私保存完好,一如他們的成功,他們抽象得已與領導一模一樣了,他們是領導模仿者,名字統稱權貴,聽口氣*的一部分已是他們的了。

讀美國史給我的感覺非常像閲讀羅馬史,美國與羅馬一樣,是在防禦中建立起自信的,羅馬人起初並不知自己強大,只是漸漸發現所有的對手都不堪一擊,兩者的優勢都在於利用較開放的價值觀聚合人羣,最合理地動員並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人力資源。讀現代美國史叫人覺得這個社會發展

*人罵一切與他們不同的人,罵是*人的重要發泄方式之一,*文化不具備現代溝通因素,因*不存在真正的教育,*復興是一個謊言,更確切的説法是,:*極少數人得暴利,少數人將就着混,多數人毫無機會與希望。

*人對*人,連一句好話也沒有,更不用説什麼愛了——這是我提醒你走出*的一原因,在我寫給大眾的文字裏,我已經掩飾了很多真實情感,我儘量表現得剋制,表現得與大家一樣,但你只要能思考會對比,在美國,無數的細節,在每一天,每一刻都會提醒你,你一直被瘋子管制着,騙着,你可能也正瘋着。

以*文化的眼光看,美國生活方式不值一過,因為太累了,一個人一生要會那麼多技能,除了工作技能還要*技能,還要遵守那麼多規則,要那麼努力才能不把事情搞砸,不如在*,每天只是搞砸事情也無所謂——是的,這的確是一種根本的抉擇,本質是:你要取得什麼成就?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天下最容易的事兒是被動的事兒,比如吃苦,吃苦是 有身體界限的,只要在界限之內,人人都能做到。難 事兒是主動思考一些科學難題,沒有一種制度體系支 持,根本就沒有人會去這種難事兒,比如整個*人 花了五千年連一道費爾馬大定理都想不出來。智慧這 東西的本質是誠實,用處就是可以用來欺負不誠實的 人。

當然,有很多*人可以自如地在美國書店瀏覽,但他們不是作家呀,寫了還沒人看呢——這麼一比,我往往就能在美國書店站穩了,悄悄從口袋裏摸出手機,點開中英字典,小偷一樣頑強地繼續逛,估計人家美國服務員還以為我只顧着發短信,不專心買書呢,但他們要是再看仔細一點,就會發現我後背都濕了。

上學時,我還在學習差的同學中總是聽到“高分低能”這個詞語,叫我真是佩服發明這個詞語的人*能力,為此我總是與同學們爭辯,結果成天遭到嘲笑,但我真的不同能同意與事實完全相反的説法——多年以後我才明白,“高分低能”對於低分者就是一個事實,因為他們太願意相信這個想法了——

學習英語令我看那些相關的基礎書,我汽車的機油表是如何工作的?柴油發動機工作原理是什麼?這些書會把人從生活的各個角落引到更為基礎書上去,叫我去欣賞人類的積極方面,並從中感受到樂趣,隨着一點一點的學習,文盲的壓抑感以年為單位漸漸地減輕,而自由感與日俱增,我認為這是一種中年之 樂,我是説,把年輕時搞砸了的事情搞好。

如果你想有種力量感,我説的是那種無論什麼東西,去了還會再來,不枯竭的感覺,那麼體能鍛鍊是必須的。如果你想意識狀態提升快一點,那麼加一點苦行可能是必須的,你要熟悉肌肉*疼,跑不動還要跑,學不會還要學之類的感覺,你要準備有時一個人哭泣,你要抓住內心孤苦無依的痛苦感,它們才會令你改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