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6.95K
《鬱金香》經典語錄
張愛玲的小説《鬱金香》在《小日報》以連載方式逐日發表,從1947年5月16日至5月31日止,共計費時16天。每期載於該報第二版左下方,長短不等,最長者幾乎通欄,大約總在六七百字左右。美麗的女僕推開一扇沉重的門——張愛玲寫於1947年、近萬字的小説《鬱金香》在這樣的意象中緩緩展開。*學者吳福輝透露,他與他的博士生李楠共同發現了這部“流失已久”的張愛玲小説。 
這部作品依然是男女情感糾葛的故事。一箇舊式大家庭中,女僕金香與大少爺真心相愛,而二少爺也對金香展開了虛偽的追求,同時貫穿着家族中正房、側室的明爭暗鬥。小説結尾,也充滿着濃郁的“張風”,月亮、深夜中突兀的聲音等張愛玲最喜愛的意象,一應俱全。 
小説所塑造的女僕金香的形象和寶初、寶餘的兄弟形象,完完全全是張愛玲式的;小説結構的完整和情節的巧設,也完完全全是張愛玲式的,特別是小説所營造的情感氛圍和精妙細節,更是張愛玲式的,出人意外的結局,餘音裊裊,充滿張愛玲獨有的“蒼涼”。寶初這個人物雖然着墨不多,卻分明能在他身上看到《半生緣》中沈世鈞的影子。 
從文本上看,《鬱金香》無論在結構、文字、細節等各個層面,都具備張愛玲獨特的韻味。而《鬱金香》悲劇*的結尾,也令人隱隱聯想到《*春》。 
《鬱金香》的發現,填補了張愛玲小説創作中的一個空白。是張仍處於創作高峯期的作品,文筆細膩,藝術價值相當高。它的重要價值毋庸置疑。它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張愛玲1949年以前創作的最後一部小説,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連載小説,它也是張愛玲寫作通俗連載小説最初的嘗試,在《鬱金香》之後才有《*春》,才有《小艾》;它的發現也為張愛玲小説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女僕系列增添了新的形象,從而也就為張愛玲小説研究提供了可供探討闡釋的新空間。在“湮沒”整整58年之後,《鬱金香》終於出土,實在值得慶幸。

經典語錄

他也很想知道她為什麼回得他那麼堅決——只是因為他不夠堅決的緣故。

我聽見一些對話,一個孩子告訴他的媽媽:媽媽,那裏有個瘋子,他把酒往頭上倒,我害怕。 他沒瘋,他只是很悲傷

她自謙地一笑,卻有一種悲涼的意味。

這*是個黑白花的叭兒*,臉是白的,頭上有些黑毛絲絲縷縷披下來,掩沒了上半個臉,活像個小女孩子,瞪着大眼珠子在那前溜海後面偷偷的看人。

剛才那些人走進電梯,彷彿就是很普通的一羣孃姨大姐,並沒有哪一個與眾不同的。可見如果是她,也已經變了許多了,沉到茫茫的人海里去,不可辨認了。

從讀書到找事,就像是從做女兒到做媳婦,對於人世的艱難知道得更深了一些。

她雖然終日在家不過躺躺靠靠,總想把普天下的人支使得溜轉。

尺寸過於準確了,就嫌太小。

一張忠心耿耿的長臉,像個棕*的馬。

我聽見一些對話,一個孩子告訴他的媽媽:媽媽,那裏有個瘋子,他把酒往頭上倒,我害怕。 他沒瘋,他只是很悲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