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崢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2.71W

經典語錄

媒體是現實世界的隱喻。普通人對世界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所接觸的媒體。

呂崢經典語錄

不再有人禁書,因為沒人看書;不再有人隱瞞真相,因為沒人關心真相;不再有人控制言論,因為大眾早就在浩如煙海的信息裏失去方向,麻木不仁。一切都如波茲曼在《*至死》裏呈現的那樣:被廣告和軟文淹沒,把思考防線拱手相讓的人類貪婪地吸食着精神鴉片,宛若《夢之安魂曲》裏的老太太,整日抱着電視,不辨真假,安靜腐爛。

能夠把別人的評價放在一旁,拒絕接受任何人試圖強加於自己頭上的道德限制。不會因為其他的擾亂因素而改變自己的行動計劃,也從不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對待別人的譏諷、嘲笑、辱罵,以及任何其他涉及到自己尊嚴和臉面方面的問題皆不在意。一心一意地朝着自己心裏想的去做。

不依賴任何奢望,遠離各種虛幻的夢想,甚至什麼都不再想,感知存在,切實地存在,便能停止躁動,真實無妄地過好每一天,乃至洞穿他人的偽裝,破除他人的自我。

脱離事實來談事,都是扯淡。

牢牢運作紮根於現實土壤之中,拒絕一切主觀臆斷和非理*的因素。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現實主義精神。

自由從來就不是最迫切的人*需要,懶惰和貪婪都比它更有市場。只有在比較當中,自由的重要*才能顯現出來。

起初,我們是《麥田裏的守望者》,看透了世界的平庸並憤怒不已。但就像薩特所説,人是一種在特殊*與普遍*之間無休無止、軟弱無力的來來往往。對自我實現的渴望,總能激發人*中不安於現狀的一面,冀求擺脱共*邁向個*。而一旦開始,這種內外之間的遊移不定就成為一切苦痛的源泉。命運的鎖鏈越鉸越緊,逐漸,妥協了、接受了,與現實融為一體,乏善可陳地活着。世界越來越堅固,你對現實基本無能為力。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捶的牛一樣。

幸運的是,在 喧譁與躁動中,我找到了王陽明。他讓我明白,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讓我明白,活着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讓我明白,所謂啟蒙,不是誰去教化誰,而是“人擺脱自身造就的矇昧”;讓我明白,人生永遠追逐着幻光,但誰把幻光當做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讓我明白,去私慾可以讓人快樂,可以跳出意識的層面,穿透因緣和合的“假我”把握事物的本質;讓我明白,求之於心而非,雖其言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求之於心而是,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 讓我明白,作為人,何為正確。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納博科夫説:“就像一道短暫的光縫,介於兩片永恆的黑暗之間。”又如博爾赫斯所言:“無法阻擋時間的流逝,是我們永遠處於焦慮不安之中的原因。” 對意義消散的恐懼,貫穿生命的始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