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也夫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2.06W
鄭也夫經典語錄

鄭也夫,*著名社會學專家。1950年8月生於*,男*,漢族,羣眾,*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著有《代價論》《信任論》《後物慾時代的來臨》、《知識分子研究》、《閲讀生物學札記》、《神似祖先》、《吾國教育病理》、《文明是副產品》等。鄭也夫是*開放以後最早研究*知識分子問題的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以其獨特的態度,對待社會生活中*冷的地帶,用自己的*知識觀察和分析*當下處境中的真實問題。


經典語錄

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的提出是從哲學(辯*唯物主義)和社會學(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出發的。而達爾文的唯物主義則是從科學,從生物學出發的。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是生物學家林奈的門徒……斯密的兩部鉅著中沒有提到林奈,但是看不見的手所*縱的市場經濟和上帝(其實還是看不見的手)所*縱的大自然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對偶。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説:“保留有利的變異,淘汰有害的變異,我稱之為自然選擇。”但是什麼是“有利”?光説有利於生存是模糊甚至誤導,到位的説法是有利於生存和繁衍,而生存要最終落實到繁衍。

如果將生存比作博弈的話,情緒的博弈中的“快棋”,思維是博弈中的“慢棋”。

生物學對社會科學家的巨大吸引力。我們無法拒絕新知,無法拒絕一個最富創造力的學科理論上的召喚。

物種內的鬥爭比物種間的鬥爭更激烈。達爾文與馬爾薩斯的本質區別是:馬爾薩斯只看到了“量”的變化——生存競爭過程中的數量淘汰,短時段中也確實不可能有“質”的變化;達爾文則洞悉了這一過程中的“質”的變化——漫長的淘汰過程將導致物種的質變,這遠比物種間的鬥爭在進化的問題上更具意義。

其實,生活中無數維持個體生存的行為和促進社會晉升的表現都不憑藉理*的力量。躲避下落物用不上推理。擇偶的成功中*和執着的因素很可能不小於理*能力。一個傑出音樂家和體育家的很多技能,在相當程度上是非意識、下意識的運動。它們雄辯地説明了沒有意識和理*,可以完成很多活動和工作,且有些技能是意識和理*不能達到的。

天選自助者。無條件利他的天*——即幫助無血緣無地緣關係的陌生人——沒有存活的可能。如果曾經有過這種品*,有過傳遞此種品*的基因,它們因缺乏生存優勢,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定會被淘汰出局。

為什麼人類原始文明的發現一般都在山洞?發現火種的重大意義?——維持火種的單位是部落,保存火種的地點是山洞。為了避免三個和尚沒水喝,為了降低因看管人能力低下而導致火種熄滅的概率,乃至一次次失敗經驗的吸取,都會導致專職保存火種者的產生。很可能是這樁當時最緊急的事情,造就了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分工。

説到底,人不是天使,是動物;不是機器,是生命。人類的這種本質特徵決定了,生命科學將比一切非生命的科學給予社會科學更大的啟示。

生活是需要鼓舞的,勞動是需要激勵的,儀式是對生活與勞作的鼓舞和激勵。開學了就上課嘛,開工了就快乾活,為什麼要有開學典禮和開工奠基禮?因為人們重視生活與勞作,因為它們是生命得神聖展示。所謂“前言”,既是簡介該書的內容,更是一種儀式,以示莊嚴。

人類的進化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礎上,人們偏執的心理使之願意服從二元法則。我們欣然相信我們的朋友處處都好,我們的敵人處處都壞。我們的心理隸屬於我們的偏見,到了難以致信的程度。人類的本*是一種二元構成,愛與恨同樣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意識要求我們有恨的義務,正如同要求我們有愛的義務。士兵的意識中有兩重角*:保護*,摧毀敵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