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经典语录

来源:国语帮 6.95K
《父后七日》经典语录

2006年,刘梓洁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后七日〉,惊艳在座评审,夺下*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在那时,作家陈芳明早已赞道:它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而今,我们终于盼得《父后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编导的同名电影。

长达七个年头的酝酿,刘梓洁将此自比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书中处处可见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乡移民,对乡愁与生存的深刻感触,而她独特的叙述节奏与风格,更在此被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讲离去,能令悲伤轻盈;写思乡,却童趣横溢;独居独行在城市与爱情里时,竟又有如旅行异国般,无处不入地自适!如此寻常却饶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里感*真挚、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着刘梓洁的笔下几度回望,我们不自觉地、俯伏成一名离乡的游子,在那一篇篇回忆絮语中,找到了属于你我乡愁的共同记载。


经典语录

瑜伽老师说,在每一次吐气的时候,都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找到你身体里最宽厚的部分。我以前习惯让棱角露出,越利越好,自伤伤人,称为个*。现在才渐渐知道,圆融不是乡愿, 而是慈悲。也许这一切与瑜伽无关,只是年龄。

终于知道有很多事情,不是丢掉,送走,分手,不再联络,就可以解决的,有了牵挂,一切就输了。

宅,不过是一种癖,一种瘾,一种你守着它便会觉得安心的嗜好。宅女没有社会适应不良,不是冷漠退缩,没有社交障碍,你可以说她比较闷骚,比较慢热。

你和瑜伽,在我生命的交集,是身体。原来,我来上瑜伽课的潜在理由是如此浅薄,当我和我的身体在一起,也就好像跟你在一起。

我终于为“上班”找到最好的释义,叫做“卖时间”。 就像种田的农人米太多自己吃不完,所以卖米一样,时间太多自己用不完的人,只好卖掉。这个动作就叫“工作”、"上班”、“打卡”。不知如何用时间的人,也可以把时间卖掉,上下班打卡规范与记录会让你免于时间流失的焦虑慌张,每月弥封放于桌上的薪资条,更是巨细靡遗的交易明细。

不要隐藏泪水与脆弱,最坚强的人,总是平和地与它们在一起。

天已亮,下雪了。窗外正飘着刨*状雪花,宿舍后院一片雪白苍茫。那场雪,像是可以通到心里某个地方,那般的澄冽干净,那般柔软而仁慈。 自此之后,每逢遭遇挫折悲伤,我就想赶赴到一个下雪的地方,静看雪落。

对,没有别的选择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习惯。

请你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我想,倘若不再坦诚相对,不如给彼此一段空白。带着自己所谓的真相,想怎样前行就怎样前行,管他匍匐还是奔跑。朋友,不如就把友情放在这里,我们先离开一会儿。等有一天,真相不再重要,失去不再可怕,再后来拾起。

只是,我每一次吐气的时候,都希望给我们的关系一个机会,维持**,找到新的可能。我听老师的话,去关照每一次呼吸,能量流过身体缝隙的感觉。我吸气吐气,希望在我们关系的缝隙中,填满老师所说的能量。 我自以为,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名为柔软的东西。 而事实上,我填入的,不过是妄想与嗔痴。我们的关系不是我能包容与关照的。 它能维持,靠的是你的宽厚与温柔。

我喜欢捕捉光鲜之下的*影,肃穆之中的荒谬,可是这类事情做太多,就会变得好像只是在耍弄“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小聪明,会变得非常幼稚,非常自以为是。我又会设法从这层面跳脱出来,否定自己的小聪明。 但我仍不是光鲜或者肃穆的。

我们已不是”孤女的愿望”的一代,背井离乡,不是为了融入经济起飞的年代,而是,我们需要都市里的那些信息和资源。更浅显一点,我们需要那些配备:凉烟红酒,翻译小说,摇滚乐cd,更甚者,老外男朋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