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樑啟...

來源:國語幫 1.63W

問題詳情:

(2019•安徽)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樑啟...

(2019•安徽)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痛定思痛,開始探索新的救國之道。他們認為,*要生存、要強大,應該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樣維新變法,學習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舉人在*發動“公車上書”。

——據雷頤《走向*:細說晚清七十年》

(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國之道”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公車上書”發生的原因。

材料二:*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五四知識界對西方的幻滅,伴隨著親蘇俄的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許多*人認為俄國*是*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

——據徐國琦《*與大戰》等

(2)根據材料二指出*人的國家模式認同有何變化,並分析其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

【回答】

(1)維新變法,學習西方;原因:*午戰敗,《馬關條約》的簽訂。

(2)變化:西方模式到蘇俄模式;影響:馬克思主義在*傳播、**成立、*主義*發展等。

(3)救亡圖存。

【解析】(1)根據材料一“*的失敗使國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識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痛定思痛,開始探索新的救國之道。他們認為,*要生存、要強大,應該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樣維新變法,學習西方”可知,”新的救國之道”是維新變法,學習西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車上書”發生的原因是*午戰敗,《馬關條約》的簽訂。

(2)根據材料二“*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五四知識界對西方的幻滅,伴隨著親蘇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許多*人認為俄國*是*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可知,*人的國家模式的認同變化表現在由西方的模式到蘇俄模式;這種變化使馬克思主義在*傳播,**成立:*主義*發展等。

(3)綜合上述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是救亡圖存。面對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19世紀末20世紀初*知識分子為救亡圖存,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懈的努力,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等掀起了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1911年,孫中山等發動*亥*,*了清*的腐朽統治,建立中華*;陳獨秀等發起新文化運動,大力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

知識點:戊戌變法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