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怀(西晋)阮籍①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周周②尚衔羽,...

来源:国语帮 1.1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怀(西晋)阮籍①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周周②尚衔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

(西晋)阮籍①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

周周②尚衔羽,蛩蛩③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④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注)①阮籍:三国曹魏时诗人(210年—263年), 魏晋名流,崇奉老庄之学,*上屡受司马氏*的*。②周周:鸟名,头重而尾屈,珍爱其羽,故常衔羽而饮水。③萤萤(qióng):传说中的异兽名,常结伴而行,形影不离。④磬折(qìng shé):身体弯曲如磬,犹言卑躬屈膝。

1.诗中“西颓日”的意思是___________,“当路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全诗善用比兴手法咏怀,请结合诗句解读。

【回答】

1.    太阳西下    朝中做官的人/在仕途奔波的人/追求名利的人   

2.①“西颓日”“余光”用比,喻指曹魏*日薄西山。②“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用比,喻指在司马氏*的高压统治下自己和寒士们的处境。③“周周”两句兼用比兴,以鸟兽尚且自爱自重喻指人更应当自爱自重,同时引出下文“当路子”折腰事权贵的不齿行径;④最后四句中“燕雀”“黄鹄”用比,前者喻指朝中得志小人,后者喻指志趣高远的志士。⑤全诗用比兴手法,含蓄而又形象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失意与悲伤,同时对汲汲名利的“当路子”们进行了劝告。

【分析】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借助诗歌的词、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才能准确作答。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意为“耀眼的太阳已经向西落下,夕阳的余光照着我的衣裳”,其中“西颓日”意为“太阳西下”。 “西颓”亦作“西隤”,向西坠落,指夕阳西下。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意为“怎么才能成为有权势的人呢,卑躬屈膝忘记了自己应该去哪里”,其中“当路子”意为“有权势居要位的人”,指那些朝中做官的人,或者在仕途奔波的人,亦或追求名利的人。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审读题干,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然后明确诗句所用的艺术手法,最后结合诗句分析该艺术手法的作用或效果,或者作者运用该艺术手法所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本题题干要求“全诗善用比兴手法咏怀,请结合诗句解读”,考生要先明白“比兴”手法及其作用。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来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结合本诗,找到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中作者用“西颓日”“余光”采用“比”的手法,意在暗示曹魏*如同落日般趋于灭亡。

“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中“寒乌”和“四壁”喻指自己和寒士们的处境,“回风”喻指司马氏*的高压统治,属于“比”的手法。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作者先说“周周”“蛩蛩”,而后引出“当路子”,属于“比兴”手法的运用。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中的“燕雀”喻指小人,“黄鹄”喻指“志士”,属于“比”的手法。

考生在解读时,一定要将“比兴”的作用或作者的感情分析出来。

知识点:*古代文学 三国

题型:诗歌鉴赏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