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黃德鴻的百年人生5月12日,著名經濟學家、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德鴻在廣州去...

來源:國語幫 1.58W

問題詳情: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黃德鴻的百年人生5月12日,著名經濟學家、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德鴻在廣州去...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黃德鴻的百年人生

5月12日,著名經濟學家、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德鴻在廣州去世,享年100歲,走完了自己七十餘載的風雨學者之路。獲悉黃老駕鶴仙逝,海內外的暨南校友紛紛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

學者報國

“成為一名學者”是黃德鴻青葱歲月時種下的一顆種子,後來成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廣雅中學就讀高中時,黃德鴻受國文老師樑同寅的影響頗深。樑同寅在講解曹丕《典論·論文》時説,“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一個人的生命有限,榮華富貴及身而止,但學術之成就,可以垂及久遠,嘉惠後人。樑同寅強調做學問的好處。此番聲情並茂的講解深深感動了黃德鴻,他內心開始憧憬學術之光。

大學時代,黃德鴻便在求學志願表上填上了“學者”二字,入讀中山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以為社會學就是一門改造社會的科學,於是就報了社會學。”畢業後,他考上了當時的“重慶國民*行政院社會部”,從事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的研究。新*成立後,黃德鴻回到學校任教,先後於中山大學、中南財經學院、湖北大學擔任副教授、教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

從社會學轉到經濟學研究,黃德鴻的説法是,“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對經濟學的研究比社會保險更有意義。”鑑於當時國家正處於抗戰的社會環境,面對着社會保障在*真正實行非常困難的殘酷現實,他認為所學的理論都是舶來品,還存在一個*化的問題,理論層面上的研究並沒有太多用武之地。

1948年,黃德鴻還曾獲得去聯合國工作的機會,“我投考聯合國社會福利機構,一百多名應試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名,年末我就接到聯合國正式的任命通知。”

而面對家國危難,滿懷赤子之心的黃德鴻毅然放棄了去聯合國就職的良機,“當時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我們還要建設國家,我希望我學到的東西能夠用在這上面。”於是,黃德鴻放棄了高*和優越的研究條件留在*。

把脈工業

20世紀60年代初期,黃德鴻就開始研究工業投資效果問題,提出了影響社會主義工業基本建設投資經濟效果的四大因素。80年代初期,他又具體地提出了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徑,在充分肯定了廣東改革開放以來工業成就的同時,明確提出了廣東工業發展“大而不強”的整體判斷,從技術、資源、體制、文化和發展模式上提出了促進廣東工業發展由大到強戰略構想和對策措施,首次明確提出要倡導“工業精神”。

20世紀40年代,黃德鴻主要從事社會保險的研究與教學;而從50年代起,他主要從事工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的教學與研究。1976年,他參加了《“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748工程)的漢語主題詞表》工業經濟部分的編寫。

1985年,黃德鴻擔任《*企業管理百科全書》編委兼分編《計劃管理與經營決策》主委及條目撰寫人,這是我國首部企業管理百科全書。1988年,他參加《*工業經濟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編寫,該書1991年獲光明杯社科著作榮譽獎。

黃德鴻潛心研究華南經濟區域,他認為,這是一個特殊的經濟區域,建議把這個特殊的區域稱為“沿海地區經濟長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經濟長龍”的提法,不但有利於區域各成員擴大市場、增進貿易,也有利於加強區內分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教學育人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這是黃德鴻一生的信條,也是他最大的快樂。

在暨南大學,黃德鴻一手建立了產業經濟學博士點。他説:“沒有這個點,廣東的經濟發展就會少很多精兵強將。”從事高教工作70餘年,他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產業經濟學*的高級專門人才。

從1992年起,黃德鴻開始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其弟子有的已是黨政部門重要領導,有的成為商界鉅子,有的則是高校學術帶頭人。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堅持在教研第一線,經常帶着研究生們擠公共汽車,頂着烈日暴雨跑工廠。

學術生涯七十餘載,且漫且長,黃德鴻不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培養人才的系統思想與方法。他主張要先學做人,後學做學問。

黃德鴻經常告誡學生,為人處事要謙虛,治學更要謙虛,驕傲自滿在學問這部字典中是永遠查不到的。他以身作則,甘當人梯。黃德鴻曾回顧自己一生,認為主要的成就在教學育人方面,“我的學生就是我的成果。”他説,自己的很多學術思想都是通過學生來反映的。

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一生傾注學術研究的黃德鴻教授,為廣東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他的思想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宛如清澈見底的泉水,觀之映照自我。

相關鏈接:

黃德鴻生前留下遺囑:“當我離開這個世界時,我願安安靜靜地上路,俗例全免,不發訃告,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敬請親友和學生們體諒。”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

A.黃德鴻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經歷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一生傾注於學術研究。

B.因為社會學就是一門改造社會的科學,立志報國的黃德鴻於是就讀於中山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畢業後從事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的研究。

C.20世紀60年代初期,黃德鴻提出了影響社會主義工業基本建設投資經濟效果的四大因素和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徑,

D.學術生涯七十餘載,黃德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但他認為自己在教學育人方面的成就比學術成就要大。

E.傳記通過三個小標題的形式,講述了黃德鴻在求學、研究、教學三方面的經歷和成就,展現了他高尚的品格,闡釋了“學者”的意義。

(2)黃德鴻立志成為一名學者的原因是什麼,學者報國的表現在哪裏?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3)黃德鴻對我國工業建設的貢獻有哪些?請簡要回答。

(4)“他的思想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宛如清澈見底的泉水,觀之映照自我。”如何理解這句話。結合材料説一説他身上有哪些品格可以“觀之映照自我”。

【回答】

(1)AE(A2分,E3分,D1分,BC不給分)

(2)原因:高中時,黃德鴻受國文老師樑同寅的影響,樑同寅強調做學問的好處深深感動了黃德鴻,他內心開始憧憬學術之光。(2分)表現:大學時代,黃德鴻便在求學志願表上填上了“學者”二字,讀了認為可以改造社會的社會學;新*成立後,黃德鴻回到學校任教,從社會學轉到經濟學研究;毅然放棄了去聯合國就職的良機。

(3)提出了促進廣東工業發展由大到強戰略構想和對策措施,首次明確提出要倡導“工業精神”;編輯多部關於工業經濟的論著,參加《*工業經濟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編寫,該書1991年獲光明杯社科著作榮譽獎;潛心研究華南經濟區域,建議把這個特殊的區域稱為“沿海地區經濟長龍”。

(4)①這句話是對黃德鴻的思想和品格的高度讚譽,他的深邃的思想可以引領時代,他的高尚的人格可以感召後人。②矢志不渝的報國情懷,國家危難時,滿懷赤子之心留在國內。③為人、治學謙虛,黃德鴻經常告誡學生,為人處事要謙虛,治學更要謙虛,驕傲自滿在學問這部字典中是永遠查不到的。④他以身作則,甘當人梯。名利低調,生前留下遺囑:俗例全免,不發訃告,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解析】

(1)試題分析:選項B對應的原文“以為社會學就是一門改造社會的科學,於是就報了社會學。”,選項去掉“以為”,“以為”只是當時的認識;原文“80年代初期,他又具體地提出了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徑”選項混淆時間;選項D對應的原文“認為主要的成就在教學育人方面”,選項表述不嚴密。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閲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幹,然後鎖定區位,對讀選項和原文的細微差別。試題命制的錯誤選項多為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答題時注意和文章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注意1分選項,1分選項多為絕對、不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徵。

(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閲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幹,然後鎖定區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題是綜合篩選的題目,要立足原文,首先在文章開頭找到“原因”,然後概括具體的表現。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幹,通過分析題幹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後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此題原因應該是局部信息篩選,表現應該是綜合信息篩選。

(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閲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幹,然後鎖定區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題是局部篩選的題目,鎖定區位,提取關鍵詞語作答。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幹,通過分析題幹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後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此題原因是局部信息篩選,按要求作答。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傳主品質的題目,實際是對全文內容的一個概括,注意從具體的事例中尋找角度進行分析,注意對全文事件的分類概括。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概括傳主的某些品質,或品質的成因,答題時首先概括,然後列舉文章中的具體事件説明,不要脱離文本隨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此題屬於前者,首先答出品質,然後列舉事件詮釋。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