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題3分,共12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上梅直講書       蘇軾  軾每讀《詩》至《鴟鴞》...

來源:國語幫 1.92W

問題詳情:

(每小題3分,共12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上梅直講書       蘇軾  軾每讀《詩》至《鴟鴞》...

(每小題3分,共12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上梅直講書        蘇 軾  

軾每讀《詩》至《鴟鴞》,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間,而絃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貴,有不如夫子之貧賤。夫以召公之賢,以管、蔡之親,而不知其心,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以樂乎此矣! 

軾七八歲時,始知讀書。聞今天下有歐陽公者,其為人如古孟軻、韓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從之遊,而與之上下其議論。其後益壯,始能讀其文詞,想見其為人,意其飄然脱去世俗之樂,而自樂其樂也。方學為對偶聲律之文,求升斗之祿,自度無以進見於諸公之間。京師逾年,未嘗窺其門。 

今年春,天下之士,羣至於禮部,執事與歐陽公實親試之。軾不自意,獲在第二。既而聞之,執事愛其文,以為有孟軻之風;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為之先容,非親舊為之請屬,而向之十餘年間,聞其名而不得見者,一朝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有大賢焉而為其徒,則亦足恃矣。苟其僥一時之幸,從車騎數十人,使閭巷小民,聚觀而讚歎之,亦何以易此樂也!

《傳》曰:“不怨天,不尤人。”蓋“優哉遊哉,可以卒歲”。 執事名滿天下,而位不過五品。其容*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寬厚敦樸而無怨言,此必有所樂乎斯道也。軾願與聞焉。

                                                         (選自《蘇軾文集》卷四*)

【注】梅直講,即梅堯臣,字聖俞,北宋詩人。他曾任國子監直講。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回,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從之遊          遊:出遊

C.非左右為之先容               容:介紹,推薦

D.從車騎數十人                 從:帶領 ,使……隨從

14.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3分)

(1)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

(2)使閭巷小民,聚觀而讚歎之

(3)夫以召公之賢, 以管、蔡之親

(4)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為世俗之文也而取

A.(1)和(2)相同,(3)和(4)不同  B.(1)和(2)相同,( 3)和(4)也相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15.下列不能表明蘇軾快樂觀的一項是 (3分)

A.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以樂乎此矣!

B.而向之十餘年間,聞其名而不得見者,一朝為知己。

C.苟其僥一時之幸,從車騎數十人,使閭巷小民,聚觀而讚歎之。

D.有大賢焉而為其徒,則亦足恃矣。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是蘇軾應禮部試考取第二名之後寫給梅堯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暢談了士遇知己的快樂,也含蓄地表達了希望得到進一步培養的願望。

B.蘇軾在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學生的故事比照自己與歐陽修、梅堯臣的關係,這樣寫,表明對歐陽修與梅堯臣二人學識與人品的高度推崇。

C.蘇軾在這封信中認為周公的富貴實在比不上孔子的貧賤,因為周公的心思連召公這樣的賢人,管叔、蔡叔這樣的親屬都不能夠了解。

D.蘇軾在這封信中認為人不能苟且追求富貴,也不能空守着貧賤,而如果自己能和大賢人一樣也成為賢人,那就十分快樂了。

17.把文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不容何病?(4分)

(2)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2分)

(3)方學為對偶聲律之文,求升斗之祿,自度無以進見於諸公之間。(4分)

【回答】

13.B

14.D

15.C

16.D

17.①  先生的主張極為宏大,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夠接受;雖然這樣,沒人接受又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道”1分;“容”1分;“雖然”1分;“病”1分。 

  ②那麼周公和誰一起享受富貴的快樂呢?  “誰與”1分;“樂”1分。

③我當時正在學做詩賦駢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祿,自己估量沒有辦法進見諸位先生。“方”1分;“為”1分;“度”1分;“無以”1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文言實詞可以運用代入法、課內遷移法、成語遷移法,利用上下文來推敲詞義。B項“遊”可以聯繫課文《送東陽馬生序》“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遊是交際、交往、共事。句子之前有“聞今天下有歐陽公者,其為人如古孟軻、韓愈之徒”,句子之後有“而與之上下其議論。其後益壯”,由此可見,此處“遊”不是出遊,而是交往。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虛詞的用法常常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與前後詞的詞*有關,(1)轉折;(2)遞進;(3)介詞,憑藉;(4)介詞,因為。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人物形象特點分析題。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對象“蘇軾”,明確要求“不能表明蘇軾快樂觀”然後到選項中找現成的詞語“樂”之類的詞,有就排除;應是蘇軾的觀點,不能是其他人物的直接描寫人物的句子、事件,別人的評價等間接描寫的句子。 C苟,假使,如果。而句子後面“亦何以易此樂也! ”——又怎麼抵得上這種快樂!作者通過假設對此進行否定。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6.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內容歸納概括題。其做法是,到文中找到選項所在的句子,並將選項與之比較,常有以下幾個誤區:張冠李戴、時間地點錯位、曲解實虛詞等等。D “成為賢人”錯。文中是説“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有大賢焉而為其徒,則亦足恃矣。”——有大賢人而能成為他的學生,那也就可以依靠了。這裏是曲解了意思。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第一句中“道”,譯為“思想、主張”;“容”譯為“接受”“雖然”,古今異義,寫銘文雖然這樣,“病”,擔憂。第二句中“誰與”賓語前置,“與誰”,譯為“和誰”,“樂”,形容詞做動詞,譯為“享受”。 第三句中“方”,譯為“正”,“為”,譯為“學習”, “度”,譯為“估量”,“無以”,固定句式,“沒有辦法來……”。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