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字體不限,詩歌除外。有人説:“生活的現實讓...

來源:國語幫 1.24W

問題詳情:

20.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字體不限,詩歌除外。有人説:“生活的現實讓...

20.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字體不限,詩歌除外。

有人説:“生活的現實讓人懂得要現實地生活。”

張聞天:“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地生活。”

高曉鬆:“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回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已不記清是何時喜歡上陶淵明的這兩句詩的了,卻在不知不覺中領悟了許多,明白了許多。就像高曉鬆説的“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城市中,水泥的建築,華麗的街道,早已掩飾了那過去的曾經,物是人非的世界,充滿着種種所謂的美好,然而這其中所暗含的,是大多數人所不能知道的陷阱。可曾記得,為了一個夢想,放棄了諸多?可曾記得,為了眼前的那一點點利益,不擇手段?可曾記得,當你獲得了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卻又絲毫不滿足,繼續着所謂的種種?我不知道,不知道你究竟最後得到了什麼,當你回首的那一刻,你想到的又是什麼?我真的不知道,這樣忙碌的一生是為了什麼?真的不想知道!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灑脱,一種淡泊,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是我最嚮往的境界。歲月流逝,我成長着,成長中獲得了許多,明白了許多。有人説,陶淵明的精神不合時宜,不值得提倡。那時我就想,為什麼?思索中我得出了那麼一種詮釋:那種人早已被慾望所淹沒,早已分不清自我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説的大概就是那麼一種情形吧。而我,我只是跳出那麼一種阻隔,用清醒的眼光去看待其中所謂的種種。我幻想着有那麼一天,在遠離慾望的城市外某一處生活着,靜靜地品味着其中的種種;又或者我用那種眼光去感悟世人,明白其中的種種。每每唸到此詩,細細地品味,我總會無比地嚮往陶淵明所處的環境,那種心態,以及那種境界。

有那麼一種感覺,當我們身處這個社會時,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慾望的腐蝕,而這時的我們如果用這種心態去過濾一下自我,就可以獲得一絲明白,一絲感悟,此刻的心就可以昇華。於是,我企圖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個境界走去,而它卻是那麼的遙遠,遙不可及。但我對它的嚮往,絲毫不減。

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則名言*句材料作文,名言類新材料作文可以是一則材料、兩則或多則材料,也可以是單一觀點型、對立觀點型或者相輔相成型材料。但不管是哪種類型,寫作前都要弄清楚材料本身所藴含的深刻內涵。一般而言,名言類材料作文比較好的寫作方法是:抓關鍵詞,緊扣觀點,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這則材料關鍵詞“現實地生活”“理想地生活”“苟且”“詩和遠方”寫作之前應弄清楚“苟且”“詩和遠方的田野”的含義。這裏的“苟且”代表的是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種無奈,各種屈從。而“詩和遠方的田野”也並不是實指,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這世界上的一種美好的嚮往,一種人在追求生存過程中自己內心真正的憧憬。歌詞中還突出了“不止”,即“不僅僅”,它沒有否定任何人的“苟且”,但更強調了人生不能只把視野侷限於平凡世俗的生活,亦不能少了美好的情懷,不能忘記美好的嚮往、內心的憧憬,保持心靈的充盈。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名師點睛】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幾種方法:1、從抓關鍵句入手。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反覆出現的句子),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例如:本題材料中關鍵詞“現實地生活”“理想地生活”“苟且”“詩和遠方”。2、從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閲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繫,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從材料情感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敍述、説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4、從辨明關係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繫的。事物間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等。辨明這些關係,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