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閲讀夏原吉,字維喆,其先德興人。原吉早孤,力學養母。以鄉薦入太學,選入禁中書制誥。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來源:國語幫 3.04W

問題詳情:

文言文閲讀夏原吉,字維喆,其先德興人。原吉早孤,力學養母。以鄉薦入太學,選入禁中書制誥。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文言文閲讀

夏原吉,字維喆,其先德興人。原吉早孤,力學養母。以鄉薦入太學,選入禁中書制誥。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明年充採訪使。巡福建,所過郡邑,核吏治,諮民隱。人皆悦服。久之,移駐蘄州。

亡何,鬱新卒,召還,理户部事。凡中外户口、府庫、田賦贏縮之數,各以小簡書置懷中,時檢閲之。一日,帝問:“天下錢、谷幾何?”對甚悉,以是益重之。當是時,兵革初定,論“靖難”功臣封賞,分封諸藩,增設武衞百司。又發卒八十萬問罪安南、中官造鉅艦通海外諸國、大起北都宮闕,供億轉輸以鉅萬萬計,皆取給户曹。原吉悉心計應之,國用不絀。

永樂八年,帝北征,輔太孫留守*,總行在①九卿事。時諸司草創,每旦,原吉入佐太孫參決庶務。朝退,諸曹郎御史環請事。原吉口答手書,不動聲*。北達行在,南啟監國,京師肅然。帝還,賜**、鞍馬、牢醴,慰勞有加。尋從還南京,命侍太孫周行鄉落,觀民間疾苦。原吉取齏黍以進,曰:“願殿下食此,知民艱。”九載滿,與蹇義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謂羣臣曰:“高皇帝養賢以貽朕。欲觀古名臣,此其人矣。”自是屢侍太孫,往來兩京,在道隨事納忠,多所裨益。

*年,*宮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孫。既還,原吉言:“連歲營建,今告成。宜撫流亡,蠲②逋負以寬民力。”明年,三殿災,原吉復申前請,亟命所司行之。初以殿災詔求直言,羣臣多言都*非便。帝怒,殺主事蕭儀,曰:“方遷都時,與大臣密議,久而後定,非輕舉也。”言者因劾大臣。帝命跪午門外質辨。大臣爭詈言者,原吉獨奏曰:“彼應詔無罪。臣等備員大臣,不能協贊大計,罪在臣等。”帝意解,兩宥之。或尤原吉背初議。曰:“吾輩歷事久,言雖失,幸上憐之。若言官得罪,所損不細矣。”眾始歎服。

原吉雖居户部,國家大事輒令詳議。帝每御便殿闕門,召語移時③,左右莫得聞。退則恂恂若無預者。交阯平,帝問:“遷官與賞孰便?”對曰:“賞費於一時,有限;遷官為後日費,無窮也。”從之。西域法王來朝,帝欲郊勞,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見,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韓愈耶?”山東唐賽兒反事平俘脅從者三千餘人至原吉請於帝悉原之谷王棡叛帝疑長沙有通謀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寢

(選自《明史·列傳第三十七》,有刪改)

【注】①行在:也稱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②蠲:免除。③移時:一會,一段時間。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 山東唐賽兒反/事平/俘脅從者三千餘人至/原吉請於帝/悉原之/谷王棡叛/帝疑長沙有通謀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寢/

B. 山東唐賽兒反/事平/俘脅從者三千餘人至原吉/請於帝悉原之/谷王棡叛/帝疑長沙有通謀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寢/

C. 山東唐賽兒/反事平俘脅/從者三千餘人至/原吉請於帝悉原之/谷王棡叛/帝疑長沙有通謀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寢/

D. 山東唐賽兒反/事平/俘脅從者三千/餘人至原吉/請於帝/悉原之谷王棡叛/帝疑長沙有通謀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寢/

14.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明代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在午門舉行。後來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日,都要在這裏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

B. 明代,吏﹑户﹑禮﹑兵﹑刑﹑工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户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户籍﹑賦税﹑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C. 太學是漢*始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

D. 古代表示貶官降職的情況都有一些專有詞語,如:罷、免、解、黜、奪、除、徙等。表示升遷則有擢、升、進等。

15.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夏原吉早年喪父,他致力學問贍養母親,通過鄉薦進入太學,後被提拔任採訪使。在福建巡視,得到了人們的愛戴。

B. 夏原吉輔佐太孫留守*時,既輔佐太孫處理了各項事務,又回答批示了各曹郎御史的請示,京城的人們對他肅然起敬。

C. 夏原吉代理户部的時候,因為他用小本子記很多事務,隨時帶在身上,這種行為得到皇上的口頭表揚,皇帝更加器重他。

D. *的宮室建成後,夏原吉請求皇上,安撫流亡在外的人,免除百姓負擔。在第二次請求後,皇上安排有關部門實行。

16.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帝指二人謂羣臣曰:“高皇帝養賢以貽朕。欲觀古名臣,此其人矣。”

(2)原吉雖居户部,國家大事輒令詳議。帝每御便殿闕門,召語移時,左右莫得聞。

【回答】

13.C

14.C

15.B

16.(1)皇上指着兩人對羣臣説:“高皇帝培養賢才來留給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這兩位便是。”(關鍵點:賢、貽、欲,省略句式)

(2)夏原 吉雖然任户部尚書,國家大事總是被命令詳加議論。皇上每次御臨便殿門口,召夏原吉來談話一段時間,左右的人都不能夠聽聞。(關鍵點:居、輒、御、語、得)

【解析】

13.試題分析:文言斷句有其規律可循。一是句末語氣詞,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發語詞,比如“若夫、至若、蓋、唯……”;三是名詞或代詞,一般在句中做主語或賓語;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頂真的修辭。先瀏覽選段,瞭解大意;然後先易後難。本題主要根據意思進行斷句。句意:山東唐賽兒謀反,被平定以後,有三千多脅從者被俘來京。夏原吉請求皇上,將他們全放了。谷王棡反叛,皇上懷疑長沙有人蔘與*謀。夏原吉以全家一百條人命做擔保,這事才得以平息。斷後要通讀,一檢查意思是否講得通;二是檢查內容是否合理。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D項“除”和“徙”不是貶職,如除臣洗馬。關於任職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於爵位)、贈(用於追封已故者)徵、闢、薦、舉(多用於布衣作官)、點(用於口語)。 關於提升職務的有:抉或(用於由低級到譏級)、進(用於較高職務追加)、起復(恢復原職務)、超遷。此題難度較大,需要考生長期注重文化積累。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15.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內容歸納概括題。其做法是,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並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進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設法與代入法,與選項所在段落進行比較:C項結合文本內容“亡何,鬱新卒,召還,理户部事。凡中外户口、府庫、田賦贏縮之數,各以小簡書置懷中,時檢閲之。一日,帝問:‘天下錢、谷幾何?’對甚悉,以是益重之”可知,文中無口頭表揚,深受器重,是因為夏原吉回答得很詳盡。此題難度適中。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6.試題分析:翻譯語句要準確翻譯關鍵詞語,如(1)句中,關鍵詞“賢” 譯為“賢才”、“貽”譯為“留下來”、“欲”譯為“想要”。(2)句中關鍵詞“居”譯為“擔任”、“輒”譯為“總是”、 “御”譯為“御臨”、“ 召語”譯為“召夏原吉來談話”、“ 得”譯為“能夠”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文言文翻譯】

夏原吉,字維喆,祖先是德興人。夏原吉早年喪父,他致力於學問,來贍養母親。因為獲得鄉薦進入太學,被選入宮中書寫制誥。建文初年,升任户部右侍郎。第二年,充任採訪使。巡視福建時,所過郡縣鄉邑,都檢查吏治好壞,詢問百姓疾苦。人們都很高興和敬佩。不久,移駐蘄州。

沒多久,鬱新去世,夏原吉被召回,代理户部的事務。凡各地的户口、府庫、田税增減的數目,他都用小本子記好,帶在身上,隨時查閲。一天,皇上問:“天下錢、糧有多少?”夏原吉回答得很詳盡,為此他更受器重。當時,戰爭剛剛結束,皇上給參加“靖難”的功臣封賞,分封藩王,增設武衞百司。後來又發兵八十萬向安南問罪,命宦官監造鉅艦通使海外各國,在*大造宮室。這些事項,供應轉輸的財物都以數萬萬計,全由户部支出。夏原吉都盡心籌劃,國家各項開支足夠使用。

永樂八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輔佐太孫留守*,總管行在所九卿事務。當時各部門剛剛創建,每天早上,夏原吉進去輔佐太孫處理各項事務。退朝後,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圍上來請示。夏原吉一邊回答一邊手批,不動聲*。北自行在所,南達京師,人們都對他肅然起敬。皇上回來後,賜給他**、鞍馬、牛酒,厚加慰勞,不久隨皇上回南京,受命侍從太孫周遊鄉里村落,考察民間疾苦。夏原吉拿了一些粘黃米粉進呈給太孫,説:“請殿下將它吃了,以瞭解百姓生活的艱*。”九年任滿,皇上在便殿設宴,款待夏原吉和蹇義等人,皇上指着兩人對羣臣説:“高皇帝培養賢才留給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這兩位便是。”此後夏原吉多次侍從太孫,往來於南北兩京,途中還隨事獻上忠言,使太孫獲得很多助益。

永樂*年,*的宮室建成,皇上派夏原吉南下召太子和太孫北上。回來後,夏原吉説:“經過多年營建,現在終於大功告成。應該安撫流亡在外的人,免除拖欠的各項徵收,使*得以休養生息。”第二年,三殿失火,原吉重申從前的請求。皇上馬上命有關部門推行。當初,皇上因三殿失火下詔求直言,羣臣大都説遷都*不便。皇上大怒,殺死主事蕭儀,説道:“當初要遷都時,曾與大臣們祕密討論過,很久才確定下來,並不是輕率決定的。 ”言官藉機*劾大臣。皇上命他們都跪在午門外辯論。大臣們都罵言官,夏原吉卻唯獨上奏説:“他們響應詔令而提出自己的意見,沒有犯罪。臣等一幫湊數的大臣,不能協同輔佐國家大事,應當有罪。”皇上怒意消了,將雙方都寬恕了。有人指責夏原吉違背初衷。夏原吉説:“我們這些人任職很久了,雖然言語有失,僥倖皇上能夠原諒。如果言官得罪,那損失就不小了。”眾人這才佩服。

夏原吉雖然任户部尚書,國家大事總是被皇上召去詳加議論。皇上每次御臨便殿門口,總是召夏原吉來談話一段時間,左右的人都不得聽聞。夏原吉退下後,總是恭恭敬敬的,就像什麼都沒有參預一樣。討平交趾後,皇上問升官與賞賜哪樣便利。夏原吉回答説:“賞賜費用只是一次,是有限的;而升官後的費用,則是無限的。”皇上聽從了。有西域法王來朝見,皇上想到郊外去慰勞他,夏原吉説不行。到法王入宮後,夏原吉見而不拜。皇上笑着説:“愛卿想效法韓愈嗎?”山東唐賽兒謀反,被平定以後,有三千多脅從者被俘來京。夏原吉請求皇上,將他們全放了。谷王棡反叛,皇上懷疑長沙有人蔘與*謀。夏原吉以全家一百條人命做擔保,這事才得以平息。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